近期,相關部門公布了2015年度家用電器質量檢測報告,其顯示110批次產品的不合格率高達42%,多是因傳導騷擾性、輻射抗擾性、耐久性為不通過檢測的主要原因。但與以往相比,我國電子電器產品質量有了明顯上升。針對該問題,國內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英格爾檢測認為,這是由于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對于標準的認識尚未統一而致。
英格爾檢測電子電器專家介紹到,“雖然現有檢測標準數量較多,諸如GB6833.1—86《電子測量儀器電磁兼容性試驗規范總則》、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等,但理解上存在不同。以GB/T18801-2008《空氣凈化器》來說,它的內容分為衛生標準和行業執行兩部分。在不同檢測機構實行檢測服務時,就會依據各自的理解進行不同的檢測項目。當然,常規的電測兼容性檢測、熱循環檢測和電池電量檢測等檢測項目仍會提供給生產企業進行選擇。”
另一方面,標準數量雖多,卻無法對新型電子電器產品進行服務。“例如近年暢銷的蒸臉儀、洗臉儀,其在銷售時宣稱的深層清潔、延緩衰老等功能并沒有相關的檢測標準來實行制約,當然國內檢測機構也就無法進行檢測服務。”英格爾檢測專家說道。“而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部分新產品不僅沒有所謂的神奇功能,而且還會傷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所以,消費者一定要謹慎購買新家電,或在購買前先查看其檢測報告。”
隨家電行業的檢測服務和科研技術不斷發展,家電檢測服務行業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