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摸索 產業轉型
事實上,深圳作為代表中國制造業飛速崛起的代表城市,無疑是一個最佳的觀察平臺。首先,深圳是國內最具備產業創新素養的城市,潛力非常巨大,深圳的優勢在于信息技術、智能終端等領域,深圳的大型重型裝備生產雖然不多,但可以通過與信息技術、機器人、傳感器等細分領域結合起來,形成產業集群;其次,深圳既有華為、中興、富士康等本土跨國企業,同時也孕育了眾多集中在華強北、創意園、高科技工業園內擁有著過硬產品質量和服務但知名度較低的中小企業,既在努力應對依然持續的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從不同層面摸索、探尋“中國制造2025”的實踐之路。
近幾年來,深圳市政府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方面不遺余力。數據顯示,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達1.88萬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一批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明顯,海能達、協同智訊、摩比天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聚焦產業應用示范重點領域,迅雷、創夢天地、科通芯城等互聯網企業掀起新一輪上市熱潮。
融合發展 產業創新
深圳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郭立民指出,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是2015年經貿信息化重點工作任務之一。他表示,深圳今年將大力發展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加快培育和發展網絡經濟、信息經濟和藍色經濟,打造可持續的產業競爭力。研究制定推動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政策措施,以智能化改造、設備更新、增資拓產為重點,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帶動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為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兩化深度融合,深圳今年還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新一輪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全面提升制造業產品、裝備、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應用水平。同時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在國內率先探索建立發展基金、項目擔保等兩化融合金融支持新模式。而且要前瞻布局工業4.0,大力促進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集成創新應用,引導企業逐步將生產模式向智能制造躍升。
交流合作 層出不窮
國際微觀裝配實驗室年會是由國際微觀裝配實驗室(FabLab)發起的交流活動。每年活動中,與會創客將參與發展趨勢研討會、工作坊和演示,制造、創作和學習有關“創造”的理念,并在城市中組織各類晚宴和社會交流活動,分享各自的研發經驗,為開發出可以制造機器的機器出謀劃策。2016年,第12屆年會將在深圳舉辦,FabLab創始人哥申菲爾德教授認為,深圳擁有龐大的制造產業鏈,能夠為全球的FabLab提供所需配件,這是FabLab革命性轉變的一個大機遇。
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封昌紅表示,FabLab年會舉辦地首次落戶中國,意味著國際創客界在不斷肯定深圳乃至中國創客的實力。通過它的舉辦,一方面,深圳能將利用自身的創客發展優勢攜手國際創客精英完成FabLab2.0的研發,為數字化革命貢獻深圳產業鏈及創新生態,加速推進全球創客的發展,將深圳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創客之城;另一方面,也能夠借助完整產業鏈大大推動深圳對全球創客的影響力,借助創造力引領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李克強總理指出,“集眾智者成大事”,要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億萬人層出不窮的新鮮點子,激發市場活力,真正推進中國制造的智能轉型。而深圳這座城市,從“深圳速度”到“深圳質量”、從“山寨之都”到“創新之都”、從“深圳制造”到“深圳智造”,創新驅動早已經成為深圳模式的一個亮麗標簽,開啟深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