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上將要進行的這場實驗,是在密鑰的信道上,天地間傳輸密鑰。
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軌道上,天宮二號相對于地球的轉速,達到7.9公里/秒,天地密鑰傳輸就相當于在這樣的速度下,天上的一粒光子“拿著手電”,準確地發射激光找到地球基站上的一粒光子,點對點地進行直線傳輸。
浙江大學一位科學家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光量子的物理特性,決定了這種傳輸方式的絕對安全。
“單光子不可被分割、測量。”
有一種截鏢方式,是直接打劫。但是如果在天上光子打向地面的過程中,被劫了,那么地面上就一定無法再接受到這粒光量子了,這會讓接收方及時警惕情報已被盜。
“同時,量子態不可復制?!?/span>
還有一種情報截取手段,是暗度陳倉、復制情報。但是處于量子態的粒子,一旦被復制,原來的粒子也就毀了。這保證了信息不可被竊聽。
“量子通信方式,從原理上確保身份認證、傳輸加密以及數字簽名等的無條件安全,可從根本上、永久性解決信息安全問題?!?/span>
所以這是“一把”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秘密鑰匙。
量子通信網將在未來構建
科學實驗的目標,是最終打造一張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
在衛星成功進行多項實驗后,天地一體化量子科學實驗系統將投入正式運行。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透露,“京滬干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工程,預計今年下半年交付。
據了解,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多顆量子衛星,力爭在2030年前后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