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訊: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委員會、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聯合舉辦的“汽車防撞安全系統技術運用研討會”在鄭州舉行。與會代表就汽車防撞系 統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如何推廣等話題紛紛展開了討論。“在主動防撞技術上,國外同行在技術與市場推廣上均走在了前列。可喜的是,目前已有 自主企業在這一技術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并創下了最高時速達120公里實現主動防撞,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最高時速70公里的記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 委員會顧問顧一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項技術將有效地解決汽車追尾這一世界性難題。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委員會、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聯合舉辦的“汽車防撞安全系統技術運用研討會”在鄭州舉行。與會代表就汽車防撞系 統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如何推廣等話題紛紛展開了討論。“在主動防撞技術上,國外同行在技術與市場推廣上均走在了前列。可喜的是,目前已有 自主企業在這一技術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并創下了最高時速達120公里實現主動防撞,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最高時速70公里的記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 委員會顧問顧一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項技術將有效地解決汽車追尾這一世界性難題。
制動器接口技術是難題
汽車智能防撞系統,也叫汽車智能緊急制動系統,其關鍵技術在于測距。據了解,目前國內所采用的測距技術為毫米波雷達加攝像頭測距技術與激光雷達 測距技術。這兩種主流技術都存在優缺點。前者對光線敏感,影響攝像頭輔助識別;在雨、雪、霧等天氣下攝像頭無法準確識別前方目標;反應時間滯后,一旦前方 車輛速度發生變化,攝像頭無法及時識別。后者雖然具有響應快、價格低、不受光線變化影響等優點,但靈敏度高的激光雷達抗干擾能力差,容易受到干擾造成誤剎 停的事故,靈敏度低的探測距離近,在車速較高時不能起到有效防撞作用。“安全防撞系統的技術難點在于如何有效與整車制動系統相融合,這一問題直接涉及到制 動器的接口技術。”河南護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曲保章說。制動器接口技術使制動器更加智能化,能夠避免追尾并實現智能巡航,智能制動器是制動器未來發 展方向。
據曲保章介紹,目前有兩種方案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增加液壓泵控制改造方案與電子液壓制動系統改造方案。但兩種方案各有利弊。 “增加液壓泵控制改 造方案只需要增加單向液壓泵即可,改造方便,成本不高,但需要車輛有一定空間來安裝固定單向液壓泵。制定泵壓有時間過程,不利于緊急的情況制定。”曲保章 說,而電子液壓制動系統改造方案是利用原車接口,不破壞原車結構,安裝簡單。但原車的電子制動部分可靠性有待驗證。”
自主企業實現新突破
在安全防撞系統上,自主企業發展相對滯后。不過可喜的是,在該領域上自主企業有了新突破。河南護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解決了激光雷達測距技術中高靈敏度與抗干擾性強的矛盾,自主研發的汽車智能巡航緊急制動系統獲得了多項專利,其激光雷達測距距離可達到260米,而國際同行可以達到的最大測距 距離是150米。
據曲保章介紹,該系統由測距探頭、預警主機、匯接控制器、制動電機四部分組成。采用激光探測技術,具有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等優勢,不僅可 以進行防撞預警、疲勞駕駛提醒,還能夠不受夜間及惡劣氣象條件影響,在時速3~120公里范圍內都可以實現智能巡航、主動防撞和事故追憶功能。“2004 年以來,該產品通過了12種不同類型車輛100多萬公里的路試、宇通客車公司的嚴格測試,測試結果非常好。”曲保章說,目前已廣泛應用在客車、貨車、轎 車、校車、特種車等各個細分車型市場上。“自主企業在防撞安全系統上的突破對提升我國汽車核心技術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制動器委 員會秘書長鮑時明說。
自主防撞系統推廣需多方協調
在會議現場,來自整車廠的代表紛紛表示想選擇合適的自主供應商與之合作,但同時也對自主企業生產的智能防撞系統的產品功能提出了疑問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