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報道稱,美國耗時10年布局7個儀器陣列,700多個傳感器,建造大型海洋觀測項目。該項目將刺激一個虛擬海洋學時代的形成,這里采集的實時數據可向所有人開放。
布置在OOI的7個監測站點的滑翔機
在歷經10年、耗資3.86億美元以及多少人花白了頭發之后,一個雄心勃勃的海洋觀測網絡終于在美國建立并運行起來。
6月6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來自海洋觀測計劃(OOI,由7個儀器陣列組成的集合)的大部分數據如今都已形成實時流,從而使得科學家有機會測試這個在技術上復雜且在科學上前所未有的項目最終是否值得。
NSF海洋科學主管Richard Murray表示:“我們一直很有壓力。”他說:“這項工作需要勇氣。”
原始數據流于今年4月上線,比預定時間晚了幾個月,這部分緣于大學分包商在2014年的調整。
該觀測網絡由NSF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海洋發展領導聯盟負責建造。如今,后者現任項目主管Greg Ulses表示,在該項目網站上,大約85%的OOI數據都可實時使用,并且這一比例每周都在增長。相關信息——例如溫度和鹽度等要素——從7個站點的900多個傳感器上源源不斷地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