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日本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宣布,開發出了可非接觸測量太陽能電池板內各電池單元(發電元件)電位的技術,并成功將其嵌入了便攜式小型測量儀。此為產綜研光伏發電研究中心評估和標準小組的研究成果。
其原理是測量由電池單元內的電位引發的外部電場。非接觸測量電位的技術以前用于在清潔車間等測量微弱的靜電等,測量儀也已經商品化。但稱用來測量太陽能電池單元內的電位尚屬首次。
據稱,日本測量設備廠商利用此次的技術,推出了便攜式的原型機,并已開始在百萬光伏電站等在進行反復的試驗測量。
目前在有雨、雪和污漬等噪聲的情況下,存在測量值不穩定等課題,打算改善這些問題后立即商品化。在目前的制造成本下,測量儀的售價為數十萬日元,估計能因量產而降低。
如果能非接觸測量太陽能電池板的電位,確認組串(電池板的串聯電路)的輸出功率降低等,就可在不必拆下電池板的運轉狀態下,鎖定問題電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