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序幕。長征七號火箭的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將大幅提升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
作為航天電子專業院,航天九院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電子產品的主要承研單位,提供了占整個運載火箭2/3的電子產品。
九院704所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掛靠單位,本文和大家分析遍布火箭的各個部位的產品和技術。
綜合測量系統:多項新技術國內運載火箭首次應用
相比其他型號的測量系統而言,“長七”火箭測量系統參數的種類多、數量大、指標高,對綜合測量系統要求很高。作為我國最早從事航天及軍工領域測控通信技術及產品研發生產的專業研究所之一,九院704所多項新技術在“長七”上實現國內運載火箭的首次應用。
地基高碼率調頻遙測:靶場遙測進入信息高速公路時代
高碼率調頻遙測技術是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中十大關鍵技術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箭上參數采集、編碼、數字調制以及功率放大等功能,有效解決基帶數據傳輸中數據延時、信號畸變等方面的影響,從而改善數據傳輸質量,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長七”火箭中首次應用了地基高碼率調頻遙測設備,遙測碼率容量提升數倍,從而確保靶場遙測全面進入信息高速公路時代。
天基測控技術:提高測控網對“長七”火箭的綜合測控能力
天基測控技術具有測控覆蓋范圍廣、測控數據傳輸實時性強等優點,在航天測控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704所為“長七”火箭配套的S頻段中繼用戶終端,是天基測控技術的首次應用。它由中繼測控終端及相控陣天線組成,負責運載火箭飛行過程中天基返向遙測數據傳輸任務,主要功能是接收火箭平臺發送的姿態及軌道等信息,完成箭載遙測數據回傳的任務。
衛星定位接收機:為地面測量系統裝上“千里眼”
704所為“長七”火箭配套了衛星定位接收機。作為箭上測量系統的重要部分,接收機為火箭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與慣性導航設備進行主動段組合導航,構成了火箭的“方向盤”和地面測量系統的“千里眼”,對火箭高精度入軌和地面測量系統掌握火箭運行情況起到關鍵作用。該接收機成功突破北斗導航衛星信號快速捕獲、高精度測距、高精度定位測速等關鍵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定位精確度及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