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編程面對那么多的指令,職場新手怕了?給你梳理一下4051程控流程脈絡。快速解決問題。
翹首以待的AV4051信號分析儀一經推出,立刻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高精度的性能指標,琳瑯滿目的分析功能令人眼花繚亂:頻譜分析、功率套件、相噪分析、IQ分析、瞬態分析、脈沖分析、音頻分析、模擬調制測量、相位噪聲測試等,相應的程控指令超過千條之多,厚厚的說明書、巨多的測量功能給系統開發程序員帶來不小的負擔。儀器要用的很熟析,確實需要不少的時間。今天給大家梳理個脈絡出來,即便沒用過AV4051的新手也能馬上編程,快速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務。
先從原理說起吧,別忘了大學課本的超外差收音機,這么高檔的AV4051依舊是基于超外差原理實現微波毫米波頻率轉換的,無論多高多低頻率輸入信號,都要通過混頻轉換到一個固定中頻上去,然后再在中頻上實現模擬到數字的高精度轉換,隨后數字化的信號就可以通過各種軟件測量分析算法實現分析、測量、解調等等。輸入信號頻率有個范圍那就是起始頻率和終止頻率,另種說法叫中心頻率和頻寬,中頻分析有個范圍那就是中頻分析帶寬,不管寬帶、窄帶對軟件來講就是數字,如40MHz或200MHz等。當然為了完成這個頻率轉換光鎖相環就用了好幾個,工程實現還是很復雜的,再考慮到指標問題,那就更復雜了,咱們用儀器的話,可以不考慮這些,那都是儀器設計人員干的事情。道理完了,看看怎么用吧。
第一步先選擇分析功能模式,頻譜分析、相噪分析等等,發指令讓AV4051切換到需要的功能模式;
第二步主要是通道的頻率參數和幅度參數,設置要分析的輸入信號的頻率,這兩個設置完了,無論在哪種模式下,這個都需要。通道的幅度參數,如增益、衰減等等,對應頻譜分析模式來講,只要通過參考電平告訴儀器分析最高多少功率的信號,儀器就會自動設置通道的相應增益、衰減器等其它參數。如果沒有其它的特殊需要,那就讓儀器自動去耦合吧。
還有時間參數,掃描、分析等要有時間參數,如掃描時間,分析時間等,掃描時間實際就是本振頻率掃描快慢的問題,分析時間一般就是本振固定不動時候,每次取多長的時間數據來分析顯示。
第三步中頻分析參數的設置,中頻分析帶寬,如頻譜分析模式下,根據要分析信號的帶寬特征來選擇大的分辨率還是小的分辨率,剩下的其它參數儀器會自動設置,如中頻的接收帶寬等;
第四步讀取分析測量結果,中頻數字化后就是儀器軟件的算法分析了,這時候程控讀取就是軌跡或數值等分析結果,查找讀取軌跡的指令,分析結果數據都讀到計算機了,如果屏幕有多個窗口,那就加個窗口選擇的命令,再讀取窗口結果,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