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資深科技記者和網友共同評選出的2016年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這十大新聞中包括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啟用、人工智能“阿爾法狗”擊敗人類圍棋高手……
數千年來,人類依靠直覺去探索世界運行的原理。雖然這種方式也會讓我們誤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結果仍然是真理大過謬誤。現在,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正發生劇變:人工智能刷新著超越人類的成績、引力波將帶來天文學革命、基因編輯讓設計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計算機虎視眈眈地要推翻50年來的經典運作方式……這些都曾是一座座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城堡,而我們,已逐漸趨近城堡的大門。
1、人類首次實現火箭海上回收
大西洋海面上,一艘駁船等待著“獵鷹9”號的回歸。船身上用巨大字體寫著“當然,我依舊愛你”,這是它的名字。它和它的火箭已失敗了四次。上一回,它被等來的火箭砸出一個大坑。然而,它依然愛它。
這件事的技術難度就好比發射了一根鉛筆,讓它飛越紐約帝國大廈后,再精準筆直地落在一塊漂浮的橡皮上。但再棘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也不曾放棄海上著陸的打算。雖然陸地回收既能簡化過程,也能縮短重啟時間,卻需要攜帶更多的燃料,同時會相應減少貨物運輸量。海上著陸就靈活多了,節省下來的費用也更為可觀——這才是長久之計。
4月9日已是SpaceX的第五次嘗試。在“獵鷹9”號升空8分26秒鐘后,脫離飛船自主下降的火箭第一級進入監控畫面,再9秒后,火箭第一級已穩穩地站立在了駁船上,沒有傾倒,沒有爆炸。佛羅里達控制中心歡聲一片。
人類歷史上首次海上火箭回收由此實現。這意味著,火箭回收除陸地外,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低成本太空運輸時代從此開啟。這是人類探索火箭可重復利用技術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邁進宇宙的一大步。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將對航天產業產生影響,也對未來的人類創新意義深遠。
2、人工智能“阿爾法狗”擊敗人類圍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