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曾經說過,創新是谷歌的未來。大互聯網時代下,創新不僅是谷歌的未來,也是更多傳統企業的未來。倘若一個企業不顧歲月精進、故步自封,那么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如何變化,它都猶如坐井觀天,永遠不會成為業內的佼佼者。儀器企業身為傳統企業的一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對于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時代,互聯網提供了更為輕便的消費方式,也漸漸改變了大眾的消費理念。飯點一到,大家不用發愁吃樓下哪家的小吃,取而代之的是打開外賣app,任意輕松選擇,就可以享受騎手準時的送餐。就一些互聯網巨頭企業的上市,更是打響了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之間的攻堅戰,在互聯網強烈的沖擊下,仿佛連牙膏、紙巾等日用消耗品都可以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有快遞代勞。
互聯網帶來的購物體驗盡管使得人們的生活更為便捷,卻也給實體經濟帶去了致命的沖擊。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及時認清行業動向,如何跳脫原來的框架,接受新思維的洗禮顯然十分關鍵。儀器企業身為傳統企業的一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借助互聯網浪潮轉型成為商業時代的必然趨勢之一。大數據時代,儀器企業面臨交替淘汰期,將怎樣打響一場完美的翻身仗。
對于儀器企業而言,能否在百舸爭流之中擁有立身之所,根本在于是否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知名進口品牌均將中國作為最大市場,很大程度上,侵占了我們自己的資源,身為一個儀器人,以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等核心競爭力將中國民族企業精神發揚光大,是責任所在。
近來年,國家對儀器科技成果創新關注度十分高,201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肯定了我國堅持創新發展的戰略毫不動搖,對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升綜合實力制定了指導方針,系統規劃了我國未來5年科技創新的前瞻布局,促進社會經濟邁向更高一層臺階;同時為了克服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破壞,新能源的開發同樣不能懈怠,通過發展環境監測設備,發布“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等環境污染治理方針,全面打造環境污染治理的重點項目;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專項將層層遞進,共同發展,滿足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的需求,通過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能源環境、生物健康和太空開發等領域發展,構建全面多元的科技硬實力。
發展智能化、信息化的儀器設備已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儀器的研發應用始終是我國科研的一大研究重點,而攻破新材料研發和智能制造的路途任重而道遠。面對這樣的社會背景,儀器企業更應在產品質量方面加以重視,將產品的高品質作為企業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要求。
除了產品質量,創新也是儀器企業轉型升級的有利武器。“十三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將為我國儀器設備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從政策指導到資金、技術支持,從個人到團體,從企業到機構,在檢測儀器、精準醫療等重點領域啟動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項目,強化環境污染治理,開發綠色能源和智能制造業,推進技術創新,深化傳統產業改革升級,展現我國強有力的科研硬實力,推動我國儀器設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