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最需要發展的科技是什么?是芯片還是5G技術?它們可能都有,但是這些重要的技術都離不開一件不起眼的設備:傳感器。
傳感器有多重要?
日本在上世紀就將它列為十大科技之首,他們的工商界給出評價:誰支配了傳感器,誰就能支配了新時代。
中國、美國、德國等世界將傳感器列為未來重大科技項目,拼命想要在傳感器上實現技術突破,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
很多人可能很好奇傳感器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一件普通人都很陌生的設備,會被全世界大國如此重視呢。
今天我們簡單科普一下傳感器技術,以及它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傳感器是何方神圣?
為了方便理解,我先科普一下傳感器的概念。
簡單來說傳感器可以從它的字面意義來理解,就是一種感應和轉化的設備,它能檢測到溫度、聲音、光線等信息,然后將它們轉化為機器上面的電流、電壓(等電信號)等,有了它,人類生產出來的機器才能實現智能化。
我們舉個例子:手機有很多功能,它可以拍照、打電話、玩游戲,對吧?
那這些功能是怎么實現呢?其實就是傳感器檢測到手機外面的一些信息,然后把它們轉化成電流,這樣我們人類才能操控手機。
比如說拍照的時候,就是鏡頭捕捉到物體的光線,然后把它傳到圖像傳感器上,傳感器檢測到對應的光線,然后將它轉化成電信號,再經過處理和顯示,這就變成我們手機上看到的照片。
所以圖像傳感器就相當于手機的眼睛,是拍攝的核心部件。
手機上還有不同的傳感器,它們可以把聲音、壓力等信息轉化成電信號,就實現了通話、指紋解鎖等功能,如果說芯片是手機的大腦,那么傳感器和網絡就是手機的五官和神經,一個用來轉化成電信號,一個用來傳輸信息。
如果說沒有傳感器,現在的智能手機連大哥大都不是。
所以,傳感器和計算機、通信技術成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而且傳感器在未來的地位會逐漸超過其他兩個,被專家認為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將改變現在和未來的世界。
這句話是不是夸張呢?它又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中國古代的傳感器
這,還要從中國古代說起,大家都知道中國很早就發明了指南針,那時候還叫做司南,它其實就是一種傳感器,指針可以感應地球的磁場,然后指明方向,指南針后來傳入歐洲,并且促成了歐洲大海航時代,加快了整個世界的融合。
說它改變世界進程,其實并不為過吧?
類似指南針的傳感器還有地動儀、日冕儀、溫度計等,這些發明也都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人類的生活,也就是說傳感器從很早之前,就是已經在影響世界了。
但這個還不能說明傳感器的重要性,因為當時并沒有傳感器的概念,而是作為整體呈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