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上海地區GF-3衛星雷達干涉影像(20161114-20170310): (i) 時間基線: 116天; 空間垂直基線: 598米; (ii) 貫穿整幅影像,平行的干涉條紋主要由衛星軌道精校正前的粗軌誤差引起; (iii) 紅色長方形區域有明顯地表形變信息(2個條紋,約5.6cm地表形變),可能由地下水開采引起。
750公里外,亞厘米級精度
我們的衛星在距地面750公里的太空,能夠監測亞厘米級地面沉降,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聽聽專家是如何來解釋的。
“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首顆C頻段多極化SAR衛星,GF-3衛星在研制過程中,突破了多模式陸海兼顧成像技術、整星機電熱一體化設計技術、多極化相控陣天線技術、高精度SAR內定標技術、大型相控陣SAR天線展開機構技術、大熱耗SAR天線熱控技術、脈沖大功率供電技術、大撓性星體條件下的衛星控制技術等九項關鍵技術。衛星的姿態控制精度、軌道控制精度、系統標定精度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這為我們獲取亞厘米級干涉測量精度提供了保障?!备叻秩栃l星總指揮兼總師張慶君如是評價。
武漢大學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李振洪教授表示: “在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GF-3衛星 SAR影像成像質量穩定,空間分辨率高,即使空間基線長達600米,時間基線近4個月,其相干性仍舊較高水平,干涉圖像質量也比較高,說明中國的SAR衛星研制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