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作為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其取得新突破能夠提升檢測技術的水平。今年頻頻傳出關于傳感器取得新進展的消息,有智能手機搭載小型化分子光譜傳感器以及芬蘭成功研發世界首款高光譜移動傳感器等。
突破1:芬蘭成功研發世界首款高光譜移動傳感器
芬蘭VTT國家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將iPhone攝像機轉換為新型光學傳感器,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高光譜移動設備,這將為低成本高光譜成像的消費應用帶來新的前景,例如消費者將能夠使用移動電話進行食品質量檢測或健康監測。
光譜成像廣泛用于各種物體感測和材料屬性分析。高光譜成像對圖像中每個像素點進行光譜分析,可實現寬范圍測量。高光譜相機已經用于苛刻環境條件下的醫療、工業、空間和環境感測,但價格昂貴。VTT開發的高光譜移動設備,通過將可調節的微小MEMS(微光機電系統)濾波器與iPhone的攝像機鏡頭集成,并令其調節功能與攝像機的圖像捕獲系統同步,將智能傳感器與互聯網結合,使得利用具有成本效益的光學MEMS光譜技術開發新的移動應用成為可能,如利用車輛和無人機進行環境觀測、健康監測和食品分析等消費應用。
突破2:世界首個搭載小型化分子光譜傳感器智能手機發布
近日,長虹公司發布全球首款分子識別手機—長虹H2,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搭載小型化分子光譜傳感器的智能手機,可實現果蔬糖分、水分,藥品真偽,皮膚年齡,酒類品質等檢測,成為隨身攜帶的個性化健康管理集成終端。
據了解,長虹將實驗室級別光譜儀的能力和精度整合進可供人們日常攜帶和使用的手機中,有效提高用戶的日常生活質量。例如在檢測食品是否安全方面也有很大幫助,H2手機向所搭載的小型化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傳感器發出指令對被測物體進行“近紅外吸收光譜”的數據采集,并將光譜數據傳輸至云平臺進行分析、計算、處理,得出定性、定量分析結果,手機將數據化和圖形化的結果呈現給用戶,并向用戶給出相應建議及推薦,H2手機即可直接識別到物質的分子屬性。這樣就能對食物的安全性能做出鑒別,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
突破3:納米傳感器把原子級別藥物輸入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