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制造自動化拉動中國式“工業4.0”快速發展
智能制造已經成為現代工業的發展的風向標,德國提出了“工業4.0”,美國制定了“工業互聯網”,中國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這也預示著中國和世界先進工業體系一道,開始擁抱新的發展機遇。在這場工業制造領域的全球化競賽中,電子制造自動化將推動電子產品的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最終讓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制造,讓電子信息產業以更快、更輕的步伐與世界接軌。
隨著年輕人力資源減少,勞工成本不斷攀升,勞動密集型工廠陷入招人難、人工成本高的困局,近幾年已經出現制造工廠從中國外遷東南亞的現象,“中國制造2025”有助于解決這一難題,它就是中國式”工業4.0”。 工業4.0意味著智能工廠能夠自行運轉,零件與機器可以進行交流,產品和生產設備之間能夠通信,產品能理解制造的細節以及自己將被如何使用。對于同樣是勞動密集型的電子制造產業,國內外電子產品需求量巨大,只憑借人工制造顯然無法滿足需求,智能制造不僅可以滿足國內用戶對產品數量的需求,還能憑借諸多優勢吸引更多制造工廠采納并留在國內,從而帶動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富士康計劃在昆山工廠用1萬臺機器人替代6萬人工,升級完成以后只需要少數人控制多臺機器就能完成生產,未來會有更多制造企業采取同樣的措施。“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進行戰略對接后,智能制造會成為未來中國工業領域發展的制高點。在邁向“智造”的過程中,電子制造自動化是其中重要一環,擔任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今年的中國西部電子制造高峰論壇上,主辦方邀請到來自南江機器人總經理章逸豐分享“智能物流在柔性制造中的重要協同作用”,KUKA電子行業部經理林睿將帶來“智能制造的核心——機器人技術”的講解,速美達自動化將展示“異型元件自動化插件解決方案”,Kyzen公司將發布“針對高密度電子組件的清洗劑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