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稱,日本科學家通過DDC技術,研究出新型低功耗毫米波放大器。這是目前第一個實現W波段(75-110 GHz)具有最低供電電壓的放大器。據資料顯示,這項技術的最低電壓可低至0.5V,其頻率范圍則在80 GHz -106 GHz。
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毫米至10毫米之間、頻率在30 GHz 至300 GHz之間的電磁波。它位于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范圍,所以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
它具有如下優點:
· 頻譜范圍廣、帶寬極寬。
· 波束窄,因此分辨率高,抗干擾性好。
· 傳播受氣候的影響要小得多,可以認為具有全天候特性。
· 更容易小型化。
· 觀測靈敏度高。
因此,毫米波技術可應用于很多領域,例如:
科學研究,例如射電天文學、遙感技術方面。高分辨率的毫米波輻射計可用于遙感氣象參數;毫米波和亞毫米波的射電天文望遠鏡可用于探測宇宙空間的輻射波譜,推斷星際物質的成分。
通信,例如5G通信方面,在射頻前端和天線中會使用到毫米波技術,另外,地球上的點對點通信或者衛星的通信或廣播方面,也會用到毫米波,因為它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抗干擾性,所以點對點毫米波通信可用于保密很高的通信領域,而衛星通信中則利用了毫米波段頻譜資源豐富的優勢。
雷達,利用毫米波技術制成的雷達,可廣泛應用于例如坦克、飛機、艦艇的短程火控雷達,以及攔截目標用的雷達、導彈制導系統、汽車車載雷達等方面。
安檢,毫米波成像技術可有效地對被檢測物體進行成像, 在機場安檢等方面得以應用。
醫療,據醫學研究發現,毫米波和人體組織的固有頻率相近,能夠引起人體大分子組織的諧振,從而達到改善人體機能、治療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