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LG顯示器宣布將在廣州市建設新型顯示器有機EL面板的合資工廠。計劃投資約1800億日元,這將是LG在中國的首個有機EL大規模工廠。此外,豐田、松下、安川、三星、瑞士ABB等,也都在中國投資設立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閃存等尖端工廠。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外資紛紛來華投資設立尖端工廠呢?這到底釋放出什么樣的信號呢?
人口紅利不可持續
眾所周知,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能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之所以被稱為“世界工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業的快速形成和發展,尤其是低端制造業,不僅推動了經濟增速的加快,也促進了就業。
但是,低端制造帶來的資源大量消耗、環境嚴重破壞、生產效率難以提高、國際競爭力逐步減弱,也已經逐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障礙。如果繼續維持低端制造不變,中國的經濟增長就將受到嚴重制約,國際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弱。
經濟轉型步伐加快 仍有吸引力
所以,新一屆政府提出了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戰略。自然,表現在招商引資方面,就不可能再沿用傳統的見商就迎、見投資就要的模式,對外資來華投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達到一定技術水平的投資,不僅不會得到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且可能會面臨很多制約條件,甚至壓根就不可能予以土地等要素支持。所以,外資紛紛來華投資尖端工廠,釋放的是中國經濟轉型步伐加快的信號。
由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