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商訊:近日,全國各個省的2017年上半年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從15個副省級城市的數據可以發現,有12個城市經濟增速高于全國6.9%的水平,南方城市經濟增速整體高于北方城市,其中深圳以8.8%的經濟增速領跑,沈陽以-0.4%的增速排名墊底。數個GDP排名墊底的城市,工業向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中似乎略顯薄弱。
從31省區市上半年的GDP數值來看,黑龍江和吉林位于全國倒數第八和倒數第九,而經濟增速位于全國倒數第三和倒數第四,遼寧經濟增速是倒數第一。東北地區有哀鴻一片的前兆。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表示,從15個副省級城市的發展趨勢上看,很多城市已逐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時代,未來這些城市區域服務功能將進一步增強,服務業會進一步發展,而工業要向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
副省級城市中,表現突出的都離不開新興戰略產業的拉動。
例如上半年經濟總量逼近萬億、依然以8.8%的速度增長的深圳,新興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保持較好增長勢頭,上半年實現增加值3936.03億元(已剔除行業間交叉重復),增長13.9%,分別高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1.1個和1.8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40.5%,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
“深圳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很強,科技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為4.1%,這一數字已超過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創新必將帶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