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只配備了4顆傳感器,而iPhone8會配備12顆傳感器。”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CEO、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SIA)秘書長楊瀟日前表示,隨著人類步入智能時代,物聯網將駛入快車道,而作為物聯網的基礎和核心,傳感器產業將隨之被引爆。
在近日于上海舉行的2017中國(上海)國際傳感器技術與應用展覽會(簡稱“2017 SENSOR CHINA”)的開幕式暨2017全球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峰會上,扶持政策與產業基金涌來,有望加速傳感器產業快速發展。從公司層面看,歌爾股份、華工科技、漢威電子等上市公司已持續加碼布局傳感器產業。
物聯網為王
“中國的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經從2009年的1700億元躍升至2016年的超過9300億元,年復合增值率超過25%。”工信部副部長羅文近日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透露。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的整體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
“物聯網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楊瀟在2017 SENSOR CHINA上闡述了“物聯網為王”的邏輯:從上世紀90年代起至今,信息技術走過了計算時代、通訊時代,誕生了電腦、互聯網;之后隨著感知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進入多技術融合創新的發展階段,傳感器開始凸顯重要性,人類開始由感知時代進入智能時代,最終萬物智能連接,造就物聯網。
中國有望主導物聯網大時代。資料顯示,華為已經超越愛立信、諾基亞等主要通信巨頭,握有了最多的NB-IoT標準專利。
萬億級的市場備受巨頭和地方政府關注。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阿里云宣布與無錫市、無錫高新區共同推動物聯網產業,建設鴻山物聯網基礎平臺(飛鳳平臺)、無錫雪浪小鎮。在2017SENSOR CHINA上,上海嘉定宣布8英寸“超越摩爾”中試線正式啟動,布局物聯網、傳感器。
智聯世界已經成為物聯網的新使命,ofo小黃車、智能抄表、電網監測,借助智能化技術,物聯網正在催生越來越多的新業態和新盈利模式。上證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車聯網)、工業物聯網、能源互聯網、智能家居成為廣受關注的四大重點。
催熱傳感器
“iPhone4只配備了4顆傳感器,iPhone8會配備12顆傳感器;國產手機更是從沒有傳感器,到現在配備了12顆傳感器(華為Mate 10)。”楊瀟在峰會上用手機的變化形象地描繪了傳感器產業的巨大發展。在楊瀟看來,即將到來的千億物聯網產業,將造就智能傳感器的時代。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峰會上相繼發布規模達50億元的“超越摩爾”基金、《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具體化的智能傳感器地圖、國內首條“超越摩爾”8英寸中試線,一系列“政策+資金”利好有望進一步催化傳感器產業。
據介紹,“超越摩爾”基金由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張家港市政府及企業共同設立,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專注于“超越摩爾”產業領域的股權投資與并購,重點投資傳感器、MTM核心技術及物聯網應用創新企業。
“超越摩爾”即新摩爾(more than moore),意為在半導體技術延續摩爾定律發展的同時,在成熟制程上,結合電路兼容技術、光電技術、封測技術等開辟一條新的半導體發展路徑。
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表示,大基金充分認識到物聯網的技術是傳感器、芯片、軟件及一系列標準,此次和工研院共同設立“超越摩爾”基金,表明了大基金對物聯網、傳感器、“超越摩爾”支持的堅定態度。
工信部高度重視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繼2016年制定了《智能硬件產業發展專項行動》后,2017年再推出《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對此,工信部電子司副司長吳勝武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從頂層設計、構建產業創新體系、提升基礎工藝和器件、加快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支持產業聯盟建設、支持物聯網技術推廣等六大方面推動傳感器物聯網產業發展。
上市公司加碼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