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8日舉行的第二屆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IMT-2020(5G)推進組發布了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的第二階段測試結果,測試結果表明,利用現有5G新空口的關鍵技術和方案設計,可全面滿足ITU所確定的峰值速率、時延、用戶連接能力、流量密度等性能指標需求,進一步增強了產業界5G按期商用的信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出席大會并致開幕詞。聞庫指出,5G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將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十分重視5G發展,明確提出了要加快推進我國5G發展的要求。
聞庫表示,5G第二階段試驗面向5G典型場景,國內外主流的運營、設備、芯片、儀表等企業聯合開展了系統技術方案測試,并很好地完成了測試任務,為建立全球統一5G標準和產業生態奠定了重要基礎?!叭绻?/span>5G技術研發試驗的第二階段比喻成‘上小學’,那么現在可以看做是5G已基本完成小學學業,即將升入中學,及第三階段試驗,這將是5G實現‘18歲成人’之前的關鍵一步。”聞庫指出,后續的系統設備、芯片等要瞄準5G預商用目標,全面滿足預商用要求。
對5G后續標準、研發和產業推進工作,聞庫提出了三點希望:
一是緊扣5G國際標準化進程,實現研發與標準同步推進、緊密銜接。
二是加快5G相關頻段研發進度,同步推進3.5GHz、4.9GHz等頻段的5G研發。
三是強化5G產業鏈協同推進,形成網絡、芯片、儀表等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
會上,相關領導向參與該階段試驗的華為、中興、大唐、愛立信、上海諾基亞貝爾五家系統廠家,聯發科技、展訊、英特爾三家芯片廠家,以及是德、羅德與施瓦茨、大唐聯儀三家儀表廠家頒發了證書。
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進程:
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于2016年1月全面啟動,分為關鍵技術驗證、技術方案驗證和系統方案驗證三個階段推進實施。
目前,第二階段測試中面向5G新空口的無線技術測試已順利完成,2017年底前還將完成網絡部分的測試。
第三階段試驗將于2017年底、2018年初啟動,遵循5G統一的國際標準,并基于面向商用的硬件平臺,重點開展預商用設備的單站、組網性能及相關互聯互通測試,計劃在2018年底前完成。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
聞庫表示,我國于2016年1月啟動了5G技術試驗,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即技術方案實驗。為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懷柔規劃并將建設30個站的5G外場。
在第二階段實驗中,工信部先后明確了3.5G、4.9G頻點各200兆頻率,用于5G技術研發實驗。根據5G典型場景,重點對5G的新空口技術方案開展實驗室和外場性能功能及射頻的測試。目前在第二階段測試當中,面向5G的新空口無線測試工作已經順利完成。根據目前測試結果表明,利用現有的5G關鍵技術和方案設計,可以全面滿足ITU所確定的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等性能指標的需求。
目前新空口測試已基本結束,年底前要完成網絡部分測試。下面將迎來第三階段,將遵循5G統一的國際標準,并基于面向商用的硬件平臺,重點開展預商用設備的單站組網性能,以及相關互聯互通測試。因此,后續系統設備、芯片要瞄準5G預商用目標,全面滿足預商用的要求。
以下為聞庫演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