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極大程度避免了對駕駛員個人操作的依賴,從而降低了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風險。不僅如此,由于自動駕駛還會采用最優化的運行曲線,牽引與制動全都由網絡控制系統進行優化,這使得列車的行駛會更加平穩,既節能高效,又提升了乘客的舒適度。
近日,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制的北京燕房線地鐵列車正式投入運營。這是我國內地首批達到世界最高自動化等級的地鐵車輛,可以實現無人值守駕駛功能,并且關鍵系統部件皆由我國自主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了我國機械、電氣及網絡控制技術在軌道車輛應用中的最高水平。

據介紹,該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不僅速度快,還具有聰明的“頭腦”。列車采用國際自動化標準(IEC62267)中的最高等級(GOA4)進行研發設計,無需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操控,即可實現列車自動喚醒、自動檢測、自動發車離站、上下坡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等全套操作,甚至在完成運營任務后還能給自己“洗澡”,最大化地實現了自動駕駛的功能。
為了確保駕駛的安全性,列車設置多重“防護網”,層層監測列車的運行狀態。例如列車的轉向架裝有多項傳感器,可實時監測軸箱以及電機受力情況,用于綜合分析轉向架關鍵部件的運行安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列車裝載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障礙物檢測和脫軌檢測系統,有了它,列車就可以提前“觀察到”軌道前方的情況,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針對性的操作。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掌握該項技術,打破國外企業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
目前,全球一些大城市都相繼應用了自動駕駛的地鐵,如法國巴黎、德國紐倫堡、巴西圣保羅、西班牙巴塞羅那等。全自動駕駛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地鐵列車的智能系統外,對于運營線路也有較高的要求。北京燕房線全線為高架線,是全封閉路線,能夠針對“潮汐”時間客流量的變化靈活組織最優發車間隔,這為率先“嘗鮮”全自動駕駛地鐵列車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