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說過互聯網、物聯網,那么這燈聯網又是什么?這里面又包含了什么高科技?
說到燈聯網,就不得不說物聯網,正因為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們對身邊的事物有了更多的想象,燈聯網也由此而來。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隨著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們對身邊一切事物都有了更加智能的想象,燈聯網作為物聯網感知層的代表應用,不僅是推動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也是萬物互聯的重要橋梁。
而架起這萬物互聯橋梁主要是五大關鍵技術。目的是實現對單燈監控和節能管理效益最大化,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第一,微波雷達及紅外傳感器小型化技術。主要作用是探測和感應,利用多普勒效應原理,當有人員和車輛進入感應區時會干擾微波信號,感應器檢測到干擾信號時LED日光燈亮度達到滿功率照明亮度。
第二,Mesh傳感器自組網技術。是一種無線互聯技術,可以實現燈與燈之間組成網絡,構建室內定位開放平臺手機可以通過任意一個單燈聯網,通過掃描頭頂的燈光,即可上網、定位、導航。
第三,可見光通信技術。利用室內光源作為信息通信的傳輸介質,在光源能夠到達的區域內進行信息傳輸,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手持式信息等設備都可以通過可見光通信技術實現無線聯網,據悉,此可見光技術理論傳輸速率可達224GB/s,是wifi上網速率150倍。
第四,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光定位、藍牙、慣性導航等室內定位技術,在單獨使用時,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現在將這不同的技術混合運用,取己長,補它短。將其融合產生五大優勢:
1.混合組網和融合定位,使定位更精準,各種定位技術互補優劣;
2.覆蓋性可擴展,因為室內覆蓋大量的照明燈;
3.低功耗,藍牙功耗更低;
4.移向接近(簡易化),ibeacon可以實現附近廣告和消息推送,進行設備間通信恢復。
5.組織融合和信息采集。將定位信息、環境信息和個人愛好的一致性集成,可以根據來自物理定位和語義定位的環境推斷,從環境推理所在位置,可以更好的支持環境(功耗、歷史數據和覆蓋)
第五,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燈聯網作為物聯網的一個入口,其室內定位功能作為末端,感知環境,采集數據。伴隨著大量數據的產生,會激發新的商業模式,會對數據處理能力和效率有要求,這時,人工智能就能發揮作用。在燈聯網中,人工智能一個主要應用是用于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從而決策、行動以及創造。比如十字路口的智能紅綠燈,可以根據人流監測信息自動調節跳燈時間;智能路燈可以感知光線明暗自行調節明暗程度,而不需要人為設置具體開關時間。
燈聯網系統如何組成?
見上圖,在燈具里嵌入智能控制模塊,使其成為網絡載體,再由智能模塊中的傳感器自組網,使得每盞燈都能接入因特網、快速被識別、管理和控制,最終實現智能照明、環境感知、無線通信、室內定位等多種功能,這就是燈聯網系統。
可見,燈聯網的核心就是燈中的智能芯片。這塊芯片高度集成環境感知傳感器系統、光通信自組網和多源定位模塊等,使得單燈具有如下特點:
人、車、物體感知
近距離無線通信
大規模無障礙通信
智能模式設置
節能、低碳、環保
燈聯網有何商業價值?
智能交通:對于城市路燈、紅綠燈、景觀燈等進行燈聯網改造,可實現按需照明、快捷上網、環境(溫度、濕度、污染)等數據采集,人流/安全性等監控、應急、反恐等場景中疏散人群、能耗上報、故障告警等。
智能家居:舒適照明、快捷上網、與其他家居聯動、家庭安防、娛樂、助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