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建設不斷提速,各式各樣的新應用新產品也不斷亮相。5G網絡不僅帶來了高速率大寬帶、低延時高可靠、低功耗大連接的網絡環境,更有助于傳統工業制造業改造,并使海量的機器通信實現“萬物連接”??梢灶A見,5G應用將使網絡體驗更加優化,產業發展提速增效。在三大運營商2019年預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的設想下,5G網絡的全面應用近在眼前。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結果發布,我國第三階段NSA(非獨立組網)測試已全部完成,同時SA(獨立組網)測試也已全面啟動。
5G不僅要建好,更要用得好。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要加快推進5G產業成熟,有序組織開展5G技術研發試驗和規模試驗,著力打造5G完整產業鏈。
5G應用不只是快
5G虛擬現實將在游戲、醫療、教育等領域大展拳腳。這要歸功于5G的三大特征,即高速率大寬帶、低延時高可靠、低功耗大連接。其中,高速率大寬帶就是大家理解的“快”,對于一臺正在實施的遠程醫療手術或是一部在馬路上無人駕駛的汽車來說,低延時高可靠的網絡環境非常重要。
低功耗大連接,則與老百姓真正息息相關。正是有了這個屬性,海量的機器通信才會實現“萬物連接”。智能家居等4G難以滿足的創新應用才會成為可能。
未來5G最有前景的應用領域應當是智能制造。因為,當前制造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是精益生產、數字化、工作流程以及生產柔性化,移動運營商可以幫助制造商和物流中心實現智能制造轉型。5G網絡切片和MEC(移動邊緣計算)使移動運營商能夠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利用遠程控制中心和數據流管理工具來管理大量設備。
三大場景同步落地
正如華為中國地區總裁魯勇所言,發展5G要注重產業引領,加快5G與垂直產業的融合發展,不要坐等5G成熟。
從5G的細分行業來看,車聯網、物聯網以及以虛擬現實設備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將是5G發展的最主要三大應用場景。目前,與5G最為密切相關的當屬物聯網領域,5G是物聯網發展必不可少的通信技術。5G技術具有廣覆蓋以及開放架構特點,能夠改變傳統意義上的網絡連接,催生出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萬物互聯”狀態。從物聯網的應用層面看,目前的4G技術滿足不了多點接入,速率和抗干擾性也無法與5G相比。可以說,沒有5G,物聯網舉步維艱。
目前來看,物聯網產業正處于持續增長階段,國內各大運營商積極布局物聯網,建立物聯網研究和測試平臺。賽迪顧問預計2020年—2025年,5G直接拉動的物聯網連接將累計達到124.5億元。
5G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的特點,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了有利的基礎。5G的這些相關技術能推動自動駕駛、V2V(虛擬化遷移技術)以及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相應技術的升級換代。車聯網技術將在未來日趨成熟并普及,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產業前景更加樂觀。2020年—2025年,5G直接拉動的智能網聯汽車數量將達到1.3億輛。
同樣,5G所具有的低延時特點,能夠有效提高虛擬現實體驗,讓用戶得到更好的視聽享受。目前,虛擬現實設備制造技術不斷升級換代,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設備層出不窮。
據統計,2017年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頭戴設備出貨量為163.8萬臺,同比增長了98.3%。賽迪顧問預測,2021年頭戴設備出貨量將破千萬臺,2025年出貨量將逼近2350萬臺,其中5G直接拉動的設備出貨量超過750萬臺,硬件產值空間巨大。預計2020年—2025年,5G直接拉動的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出貨量將共計達到2356.2萬臺。
作為移動通信技術最主要的載體,5G智能手機必將是未來的趨勢。預計2020年5G手機滲透率將達到2%,2022年5G手機滲透率將達到30%,2024年滲透率將達到75%,5G手機出貨量累計將達到3.25億臺。
產業步入快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