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球紅外熱成像技術市場,最好的技術公司應該是成立于1978年,世界最大的紅外熱成像產品供應商FLIR。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較晚,直到2001 年,華中光電研究所才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非致冷紅外熱像儀,被譽為“中國紅外探測技術劃時代的突破”。
不過,就在此后十年里,國內一批研制生產紅外熱像儀的技術公司異軍突起,武漢高德紅外、浙江大立科技、廣州颯特等公司,都是目前國內紅外熱成像監控領域最好的企業之一。
而安防監控巨頭??低暸c大華,也在2014年左右推出了相關的工業級熱成像產品。
從當前武漢疫情的各項癥狀來看,雖然“發熱”并不是判斷感染武漢肺炎的最關鍵指標,甚至有病例沒有發燒,但“發熱”這一癥狀,仍然是各基層醫院和特殊公共場所出入口(特別是缺少試劑盒情況下)用于初步判斷是否感染病毒的重要參考。
“體溫測試只是一個初步排查手段,可以把體溫異常的人員找出來做更進一步檢查,而不是作為確診的唯一手段?!?一位不具姓名的安防行業人士告訴虎嗅,公共場所的篩查需求,是“迅速”與“排除大多數”。
圖片來自杭州大立科技官網
因此,全國各城市人流最為密集的區域,包括機場、火車站以及客運站,對測溫產品的需求正在逐漸擴大,你會在很多城市的高速公路以及地鐵出入口看到各類測溫產品。
高德紅外在接受虎嗅采訪后表示,目前他們的紅外測溫儀器已經部署在了武漢各個重要的交通出入口,包括武漢天河機場、武漢站、武昌站、漢口站,主要用來篩查人群中的個別“發熱點”,
“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部署紅外測溫儀器的明顯好處,是能夠進行大面積篩查。
這不是測量每個人的溫度,而是在一大群移動的人群中把那些體溫高的人找出來。像春運期間,由于天河機場與火車站客流量巨大,所以每個進站口都部署了一臺設備。”
與此同時,武漢疫情也讓高德紅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從12月到現在,高德紅外的生產工廠一直處于24小時輪班上崗狀態,因為“訂單已經排到正月十五以后了,處于爆倉狀態”。
“因為是短時間內大爆發,所以我們產能吃緊,全國的學校、醫院、火車站等等可能都需要這類儀器?,F在每天能出貨100~200臺,但從全國的需求來看,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AI入場
雖然利用熱紅外成像技術可以讓我們輕松“檢測”出發熱點,但是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在熱紅外線“眼”中,同樣溫度的物體是歸為一類的。
簡單一點兒解釋,假如小明與同伴小李手里的保溫杯都被檢測為38°,那么小明與拿著保溫杯的小李都得被扣下來。
如果追究更加深層次的原因,首先便在于“不同物體的發射率”對溫度測量精度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里的“發射率”,是由波長、溫度、物體材料以及物體表面條件綜合決定的,要想獲得可靠的數據非常困難。
舉個例子,金屬的發射率通常較低,而且隨外部環境溫度的增加而增加,甚至當表面形成氧化層時,還能成10倍增加;而非金屬的發射率則相對較高,受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此前市面上很多紅外攝像頭對某一塊區域做溫度最高點的檢測,很容易受到物體發射率以及外界環境影響而出現誤報。
“環境因素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币患野卜辣O控頭部企業告訴虎嗅,測量體溫有一套嚴格機制,要結合濕度、環境溫度以及距離才能保證準確。環境溫度越接近甚至高于目標溫度,不確定性就會越大。
“一般火車站和汽車站都鬧哄哄的,而且溫度比較高,所以很多公司的測溫儀精度并沒有很準,一定有人數檢測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