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江蘇在網站上向社會公布疫情防控相關儀器設備檢校機構信息和相關檢測能力。陜西針對青海人民醫院的計量需求,選調專業人員驅車近900公里遠赴西寧,為5臺防疫醫療設備現場校準。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加班加點完成疾控中心送檢的醫學影像質量保證儀器的檢校工作,確保設備正常投入使用。全國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開展急救轉運呼吸機和無創呼吸機計量校準技術研究,申請并啟動相關計量校準規范的制定工作。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加快制定超短波治療機校準規范、二氧化碳培養箱校準規范等防疫相關儀器設備的計量校準規范,指導有關單位對PCR儀等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用儀器設備進行計量校準。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不少醫療設備的生產企業也在加班加點生產。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生產源頭監督,提升計量檢測能力,把好產品出廠關;深入疫情防控相關醫療設備生產企業開展計量助企活動,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計量保障。
廣西、湖南、福建、黑龍江等省區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組織相關計量技術專家,指導和幫助企業盡快恢復防疫保障物資生產和加速投產。浙江對全省所有測溫設備生產企業開展現場監督與服務,指導企業在計量管理方面查漏補缺,提供綠色通道服務,鼓勵企業創造條件提供高質量物資保障。上海針對要捐贈至疫情重點地區的體溫計生產企業的需求,協調型式評價機構在5天內就完成了相關型式評價工作,凸顯“上海速度”。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疫情防控一線,不少工作人員都拿到了一本《紅外測溫計計量使用指南》。這本小冊子由廣西計量院組織技術專家編寫,既指導了工作,又普及了知識。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計量宣傳與科普活動——河南發布了紅外體溫計實用科普宣傳片,被省政府及各市政府疫情防控辦采用,各大媒體積極推送。吉林向社會公布疫情防控計量技術咨詢電話,隨時提供專業指導與服務。各級計量技術機構在開展計量服務保障的同時,還注重加強對防疫工作人員和群眾的計量科普宣傳,產生良好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