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訊:在人口紅利逐慚消失的今天,全球競爭格局不斷分化,制造業必需快速轉型升級,引入自動化生產提升制造效率方能取勝未來。11月4日,“2015中國工業自動化研討會”在上海中航虹橋機場泊悅酒店隆重舉行。本屆會議以“促進融合創新,邁向智能制造”為主題,來自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知名企業、研究院的專家們圍繞著工業4.0、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等熱門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工業4.0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正在開啟新一輪轉型升級革命浪潮,信息技術與生產制造的融合將給中國自動化行業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如何才能把握未來制造的先機?未來工廠需要怎樣的自動化設備?智能工廠的建設少不了傳感器技術支持,傳感器將無處不在,來自西克中國的高級產品經理榮海先生為現場聽眾帶來了《工業4.0與智能運動控制傳感器》的演講。
榮海表示,傳感器是工廠設備互聯化的一個種要感知元件,在工業互聯網中,設備和人更緊密連接在一起,工廠生產效率達到最大化。此外,隨著人機協作方式的興起,人和機器一起工作不可避免安全的問題,機器產品需要進行安全控制,采用具有安全控制智能傳感器的伺服電機,實時監控電機的數據設備保障安全,實現更高效的生產。
近年來,人力成本的上漲,促使了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購買國,各地正在大力推動機器換人,國內外機器人企業都在緊盯中國機器人這塊大蛋糕。對于國產機器人企業,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導致機器人成本過高,而實現核心零部件主自化是重中之重。在會上,北京和利時集團PLC和運動控制業務副總王曄在《智能裝備核心控制器發展趨勢》的演講中談到了機器人智能裝備控制技術,并詮釋智能工廠、智能裝備、核心控制系統的關聯關系。
王曄表示,“互聯網+”是為了“加出”便捷優質的“服務”,工業互聯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實現智能!“移云大智”才是真正的“技術邏輯”。
“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出了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數控機床、機器人等方向,中國制造正在開始新一輪升級發展浪潮。如今,“機器換人”計劃行動已在各個行業領域中快速展開,但在某些行業工藝極為復雜,并不是用上機器人就能提高生產效率,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節約成本?會議上,來自雷柏機器人的總經理鄧邱偉發表了《自動化時代的高級階段--無人工廠》的精彩演講。
據IDC預計,截止到2020年,IoT市場增長額將達到7.1萬億美元。會間,美國紅獅控制公司的姜傳輝先生帶來了《準備好IIoT:成功實錄》。姜傳輝表示,工業物聯網 (IIoT) 是通過收集并分析來自機械和設備的數據以改進整體生產績效和效率,增加連續運行時間,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