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計量動態】日前,中國自動化學會組織專家對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為主起草的團體標準——《電子皮帶秤在線期間核查技術規范》進行了評審。該標準是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項目,是我國首批團體標準之一。
電子皮帶秤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鋼鐵、礦山、碼頭等工業散裝的工藝配料和計量考核中,可以說目前該技術規范的出現是符合了發展的潮流,并具有極大的作用。在計量誤差方面,由于國內皮帶輸送機標準的制定沒有考慮到計量的技術要求,如稱重段及前后的托輥組的運行狀況、皮帶的張力變化、秤架安裝點的工藝環境等。此次的規范已經將這些要求都考慮到其中。又比如料流的變化對動態線性的影響(即使可利用二次儀表的多點線性校正功能來修正,也難以提供多種重復料流的標準量)的問題也提供了解決辦法。
在日常使用問題方面,本次《規范》將動態影響、靜態影響、校準誤差、環境誤差和安裝誤差五大方面結合考慮,綜合進行了為什么出現誤差的原因分析,并對于如何解決做出了一定的見解。
該標準在制定過程中深入調研、分析國內電子皮帶秤在日常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造成計量誤差的原因,總結、吸收了國內電廠多年從事散狀大宗物料計量工作的實踐經驗。通過標準裝置現場試驗論證,可實現對電子皮帶秤有效溯源周期內是否保持計量性能的核查,同時有效提升電子皮帶秤使用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