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立科技)舉行投資者關系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一、大立科技董事會秘書范奇先生對公司2020年一季報以來的生產經營情況及公司對外投資相關情況進行了說明: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全國多個地區出現,防疫需求倍增,公司作為工信部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均已實現供貨超萬臺,使用公司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熱成像整機產品性能已達到歐美發達國家質量標準,產品受到國外客戶的高度認可。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5,104,727.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4.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4,932,263.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80.81%。第二季度開始,除了防疫類產品的持續外,常規主業電力、軍品也已正常啟動。疫情對公司業務有正面作用,但公司后期還是依靠電力、軍品兩大主業發展。
民用產品領域,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新基建”建設,以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為導向,積極利用公司在電力行業積累的相關經驗,深挖紅外產品在特高壓、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大數據中心等新興建設領域的應用和市場潛力。
大立科技于2020年5月30日在巨潮網披露了《關于收購航宇智通部分股權暨對外投資公告》。公司以穩步立足于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理念進行了本次投資。
首先,航宇智通的主營業務非常突出,包含光電探測與制導設備、以光學圖像處理為核心的板卡/模塊系列等業務,且擁有完整軍工業務資質,與公司主業非常契合。
其次,航宇智通研發團隊以博士、碩士為骨干,在武器系統總體、光學、結構、電子學、軟件工程等專業具有非常強的科研能力及競爭力。(1)航宇智通“光電探測與制導設備”業務包含多種紅外熱像儀系列產品,產品的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將與公司現有紅外熱像儀系列產品進行整合,有效提升公司在主營業務領域的產品競爭力;(2)航宇智通“光電探測與制導設備”業務包含機載光電吊艙系統系列產品,團隊對該產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項目經驗。該產品是公司軍品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將使公司在機載裝備領域由目前的核心部件供應商升級為分系統供應商,有效提升公司軍品業務的發展空間;(3)航宇智通位于北京市區,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具有獨特區位優勢,將為公司今后新技術發展、產業升級提供一個持續的動力。
二、互動交流:
1. 問:請再介紹一下航宇智通的情況
答:航宇智通成立時間雖不長,但在技術上有獨特的人才優勢和技術積累,尤其在光電吊艙領域有相關的項目和研制經驗。公司作為光電領域核心部件的供應商,在產業下游延伸升級的過程中,與航宇智通的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產業升級。
2. 問:請簡要說一下公司整體生產情況
答:一季度公司防疫類產品以國內訂單為主體,從四月份開始,防疫類產品轉為以國外訂單為主;二季度還需要完成大部分軍品訂單的交付,另外包括工業測溫熱像儀、機器人等民品業務的交付任務。總體來看,全年交付壓力比較大,公司上下現正加班加點來保證相關產品的按期交付。
3. 問:防疫類產品的持續性
答:防疫類產品將進入到常態化持續化部署的狀態。第一,在整個抗疫期間,部署的紅外熱像儀以大中型城市為主,現在包括縣級以下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也開始安裝紅外類的產品;第二,包括一些新建的高鐵站、大規模的工廠、高檔的寫字樓和大中學校等單位都將紅外測溫產品作為標配,提出了采購需求;第三,測溫型紅外熱像儀已被列入諸如健康養老等大健康領域,拓展了產品的應用場景,將會帶來更多的應用可能。綜上所述,公司對防疫類產品的持續性保持樂觀,將來會不斷地適應各場景的應用特點,推出更多有針對性的產品來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
4. 問:隨著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紅外產業,公司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
答:任何行業在處于風口的時候,都有很多企業投身進去,但最終生存下來的都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核心器件的突破、產品的專業度和行業的積累等綜合優勢。通過這次疫情,使用公司自產探測器的相關紅外產品在技術水平和產能兩個方面都經受住了考驗,包括在歐美市場也得到了高度的認同,因此公司對自身的競爭力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