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智能傳感器應用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7月9日,在智能傳感器產業峰會暨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北碚行活動上,重慶市經濟信息委與北碚區簽署共建重慶市智能制造先進示范區戰略合作備忘錄。到2025年,北碚區力爭打造重慶市發展傳感器產業的核心陣地,基本形成集聚效應突出、產業特色鮮明、創新活力強勁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體系。
要完成什么?來看這組目標數據
具體來講,北碚區計劃形成完善的傳感器產業體系,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優化,產業協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產業集聚輻射效應初顯。傳感器產業規模突破150億元,培育和引進4家產值超10億元、30家產值超1億元的傳感器龍頭企業和高精尖創新型企業。
此外,北碚區計劃建成市級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立傳感器工程技術服務平臺,培養一支國內頂尖的研發團隊,構建智能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加速體系。攻克一批基于新原理、新結構、新材料的核心共性技術,重點領域專利研發和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材料、設計、集成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應用推廣方面,讓傳感器與北碚區新型顯示、儀器儀表及智能裝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健康制藥等優勢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深入,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在消費電子、工業電子、汽摩電子、醫療電子四大傳感器重點應用領域,形成較強的系統集成方案能力,開展50項傳感器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工程。
怎樣去實現?擬定這份“計劃書”
為實現2025年各項目標,北碚區擬定“計劃書”,從優化傳感器產業布局、構建傳感器創新生態、夯實材料和設計基礎、引導產業化應用推廣四個方面入手。
據介紹,北碚區將以同興工業園區內歇馬拓展片區為傳感器產業發展的主戰場,與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汽車電子、儀器儀表、新材料等重點產業聯動,全力打造西南高端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北碚區還將重點圍繞高端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整合市內研究機構、高校、協會等優質資源,加快建設傳感器創新中心等平臺。
不僅如此,北碚區將引入培育上游關鍵材料、專用設備等生產企業,提高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和設計能力。增強企業對新型敏感材料、新型工藝的研究能力,引導企業提升以硅半導體、氧化物陶瓷為主的傳感器材料制備能力,加快研發新型壓電陶瓷材料,推動磁性材料、紅外輻射材料、金屬氧化物材料等材料領域重點技術突破。此外,圍繞北碚區現有的儀器儀表、汽摩電子等產業制造基礎,以傳感器重大示范應用工程為牽引,積極提升國產化和本地化傳感器的應用水平,強化加強擁有核心技術專利和高新技術傳感器產品的推廣。推動重大項目的成果轉化,強化“智慧北碚”中傳感器應用,積極打造傳感器產品在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應用示范,展示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
哪些是重點?畫圈這些地方和領域
有了目標清單和“計劃書”,北碚圍繞自身優勢和特點, 也有了重點發展產業領域,包括儀器儀表傳感器、汽摩電子傳感器、新興應用市場傳感器。
據了解,北碚將著力強化儀器儀表傳感器支持基礎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自主研發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低功耗、低成本的傳感器。針對典型行業和領域的儀器儀表傳感器應用需求,加快推進中高端產品研發,構建一批以自主產品為核心的解決方案,推進產品應用示范。
在加快發展汽摩電子傳感器方面,北碚將重點推動汽車壓力傳感器、慣性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向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培育引進一批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企業,推動語音識別傳感器、激光雷達等智能傳感器在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應用。
為探索新興應用市場傳感器,北碚將圍繞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等機器人應用場景,突破先進感知與測量、高精度運動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逐步提高機器人傳感器智能化水平。針對手術系統、窺鏡系統等醫療器械的不同需求,運用新材料、新工藝、新原理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和準確性。圍繞基因測序、體外診斷、生命監測等大健康場景,探索傳感器技術在便攜式、患者監控、智能診斷和遠程療法中的應用,開拓我區大健康產業市場。
北碚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北碚區將以水土高新園、蔡家智慧新城、重慶高新區北碚片區為主陣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四聯集團行業龍頭作用,延伸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與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等行業協會深度合作,建立長效溝通機制,高標準建設智能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上游新聞)
重磅!北碚力爭到2025年打造重慶發展傳感器產業核心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