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第十六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STC2020)在沈陽成功召開。在會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傳感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傳感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儀表元件分會、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四部門聯合發布 《中國傳感器(技術、產業)發展藍皮書》。
《中國傳感器(技術、產業)發展藍皮書》由傳感器行業資深專家、在傳感器行業耕耘半個世紀、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原院長、教授級高工 徐開先解讀。
徐開先
■研發出國內第一支SIC單晶熱敏電阻。
■ 建成國內首個以硅基材料為主的“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項目獲省部級二等獎4項,獲市級獎項4項。
■出版專著4部,參與編寫專著4部。發表論文100余篇。
藍皮書內容一覽:
《中國傳感器(技術、產業)發展藍皮書》由正文和附件二部分組成,計九萬余字。
正文內容
附件內容
中國傳感器發展之路
傳感技術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是發展物聯網及其應用的關鍵和瓶頸,是發展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關鍵基礎元器件。 其作用越來越被工業界、科技界、國防軍工、政府決策部門所認識和重視。
傳感器的發展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坦之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全而不強,機遇很多。對傳感器的認識上下基本趨于一致,轉變了“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思維模式,從“市場換技術”的迷霧中走出,正確理解“科技創新的主體在企業”這一觀點。經過幾代傳感器人的努力,風雨同舟,一路艱辛,成績巨大,業績卓然,問題不少,前景光明。
傳感器技術發展總覽:
傳感器各項技術發展歷程:
傳感器產品發展歷程:
我國傳感器產業發展歷程:
再識中國傳感器
分析中國傳感器體系建設、企業發展情況,分析傳感器產業鏈及市場狀況。結合傳感器代表性企業及新產品新技術,分析中國傳感器地位。
目前形成了以中科院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等院校為核心的研發體系。 以傳感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以物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消費電子、民生工程等為對象的應用體系。
傳感器企業統計標準及分類情況:
傳感器生產制造型企業產品分類:
傳感器區域產業布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