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和青島有關部門區市簽約,助推青島市在智能傳感器領域快速起勢
一個豐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是怎樣的圖景?青島正在用讓人目不暇接的實際行動給出自己的答案。
繼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工業互聯網關鍵領域布局清晰之后,就在2020年倒計時3天的12月29日,青島再一次以會為媒,謀劃傳感器產業發展。
“沒有傳感器,工業互聯網只能是一堆泡沫?!庇袑<胰绱藬嘌浴鞲衅髦诠I互聯網,就好比眼耳口鼻等感官之于人。離開傳感器,一切智能化都無從談起,工業大數據的分析使用和價值挖掘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青島的“入伙”邀請迅速得到了也正亟待拓展應用新藍海的傳感器行業的響應。
雪后的室外寒風瑟瑟、青島香格里拉大酒店會議廳內卻熱情似火。前來參加中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大會暨第三屆先進材料前沿學術會議的每一位嘉賓都與青島一見如故,在工業互聯網這個共同話題的牽引下,思想碰撞高潮迭起,合作的火花不斷擦出。
青島市智能傳感器產業技術發展公共服務平臺、青島市智能傳感器產業專家智庫揭牌。
我們再次看到了一個全速進擊的青島。不論是智慧的貢獻,還是投資和項目的合作,都在助推青島在智能傳感器領域快速起勢。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青島便有機會在智能傳感器產業競爭格局中搶得一席之地。
工業互聯網,傳感器新藍海
傳感器不是新生事物。國內傳感器產業已經經歷40多年發展。與所有行業一樣,我國傳感器行業也在竭力謀求轉型升級。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時代,就是行業公認的一個絕佳“超車”機遇。
傳感器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產品小批量、多品種的特征進一步增加了產品開發和生產難度。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2.6萬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從產業競爭上看,國內企業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從全球來看,我國傳感器產業仍處于第二、第三方陣,產品集中在價值鏈中低端,美國、日韓和新加坡仍然把持著絕大部分高端市場?!敝袊茖W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黃維介紹。
數據顯示,國內傳感器市場中,超過80%的市場份額仍然被跨國公司占去,如GE、愛默生、西門子、博世、意法半導體、霍尼韋爾等全球工業巨頭。
“但要看到,隨著國家大力布局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建設,我國的傳感器產業正在快速崛起?!秉S維指出。
傳感器作為基礎元器件,它的價值只有在應用中才能得以發揮。互聯網浪潮帶動下,智能化生活走進千家萬戶。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充電樁、智能汽車……可以說,傳感器已經進入了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處不在。
龐大的智能應用需求,催生了全新的市場空間,也為我國企業改寫市場格局提供了新的機會。“一個手機,至少有10個傳感器,而一輛智能汽車則更多,會有上百個傳感器。從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到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傳感器市場規模將實現一個量級的跨越?!眹抑悄軅鞲衅鲃撔轮行母笨偛谩⒅袊鴤鞲衅髋c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朱佳騏介紹,過去幾年,消費電子的發展帶動了傳感器產業的迅猛發展,全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7%,物聯網時代,這一增速將更快。
已將全球研發總部落戶青島的歌爾,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正是由于抓住了此輪機遇,目前其智能傳感器出貨量已經躋身全球前十,成為全球市場上當之無愧的“黑馬”。
“未來,工業互聯網將是物聯網中最廣闊的市場之一。我們中心也已經積極布局,在上海建設了測試線和公共服務平臺等,工業就是我們重點的服務領域之一?!敝旒羊U表示,行業預測顯示,到今年,工業互聯網在我國整體物聯網產業中的占比將達到25%,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一拍即合,達成多項合作成果
一方急切尋覓、搶占新藍海,另一方全力發出最誠摯的“城市合伙人”邀請。傳感器行業大咖和企業與青島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