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進入新發展階段,全國各地、各行業的計量主管部門將圍繞計量發展的新方向、新任務,深化計量改革,強化計量監管,優化計量服務,致力于解決影響和制約我國計量體系和計量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更好地發揮計量在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為深化計量工作改革創新、開創計量發展新局面而奮斗。
小編匯總了中北京、天津、安徽、山東幾個地方計量工作中和能源計量相關的要點,雖然各地各有側重,但基本都涉及計量體系建設、測試服務能力、“放管服”改革、計量技術創新等工作:
北京市
● 完成電能表型式評價試驗裝置的升級改造。
● 發揮行業部門資源優勢,對市熱力集團的熱水表、北京石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LNG加氣機、市燃氣集團燃氣流量計開展檢定授權。
● 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按照計劃制定京津冀共建共享計量技術規范和北京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 推進智能電能表失準更換工作,實施狀態評價與失準更換相結合的策略,制定工作和管理規范、提高質量監督方法的科學性。
● 推進城市燃氣熱值計量試點工作,編制完成《城鎮天然氣能量計量技術要求》地方標準,提升能源精細化管理水平。
● 繼續推進水表生產企業“兩檢合一”試點工作,落實市場監管總局《民用“三表”出廠檢定、首次強制檢定合并實施改革試點方案》,加強對試點工作的評估和實施的監督。
● 計劃開展水表、壓力表、全站儀、測地型GNSS接收機、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甲烷測定器、粉塵濃度測量儀7類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開展能效、水效標識監督檢查;圍繞國務院能耗雙控計量工作任務目標,組織全市開展能效、水效標識監督檢查,計劃抽查200批次。
● 圍繞新基建建設,選取35家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制造類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使用合規性審查,開展用能設備能效檢測服務,制定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使用技術規范。
天津市
● 重點合作開展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強制檢定方式的探索。
● 推進《天津市民用水表、燃氣表出廠檢定與首次檢定合并實施改革試點方案》實施,爭取實現水表、燃氣表“二檢合一”試點企業 1 ~ 2 家。
● 天津市計量監督檢測科學研究院制修訂計量技術規范 10 項。在智能電能表狀態評價及更換試點工作基礎上,推動電動汽車充電樁在線監測所需量值溯源技術方法研究,探索強制檢定新方式。
安徽省
● 啟動組建安徽省電磁計量等第二批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探索成立安徽省能源計量技術委員會低碳計量分技術委員會,研究制定相關地方標準等。
● 推動長三角計量一體化建設。全面落實《長三角地區法制計量領域合作互認協議》,繼續深化長三角地區計量考評資源共享、聯合制修訂“滬蘇浙皖”計量技術規范,加快在長三角地區推進實施計量器具型式評價結果互認,加強“二級注冊計量師”資格注冊、“C標志”自我聲明“一網通辦”工作。
● 各縣(市)著重加強量大面廣涉及民生保障領域的強檢計量標準項目建設,建成水表等2項以上強檢計量標準項目。
● 國家新能源汽車儲供能產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對照驗收標準完成籌建任務,確保通過總局驗收。積極申報國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 省計量院加快建成全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省級平臺,各地配合發展改革部門推動重點用能單位加快企業接入端系統建設,提高與國家平臺和企業端的數據傳輸質量,不斷提升我省在全國的位次。
山東省
● 加強民生計量器具監管上下功夫。重點做好“一機二器四表”的計量監督檢查。
● 繼續抓好能源資源計量工作。配合節能主管部門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配合推動完成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提高計量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服務的有效性。
● 加快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推進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積極培育建設一批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努力形成國家中心引領、省級中心覆蓋的全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發展格局。
● 積極推進儀器儀表產業質量提升。
● 做好山東省計量“十四五”規劃的擬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