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技術已具備成熟技術,主要壁壘在車企認證。相較于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國內外廠商超聲波雷達技術差距較小,國內一系列企業自主生產的超聲波雷達足以滿足自動泊車和倒車等功能。
但目前ADAS 零部件供應領域包括超聲波雷達領域主要被國外巨頭壟斷,主流車企為保證汽車研發的順利進行均有固定的供應廠商,我國自主企業獲得車企認證難度較大,可進入的市場空間較小。另一方面,部分自主廠商在核心技術上競爭力較弱,產品附加值較低,難以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輔助方案,因此往往局限于二級供應梯隊,利潤空間有限。
奧迪威是國內領先的超聲波雷達制造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智能儀表等領域,其中,車載UPA 超聲波傳感器是其主營產品之一。2017 年,奧迪威超聲波傳感器中國汽車市場占有率將近30%,全球汽車倒車雷達傳感器市占率約為9.59%。
我們認為超聲波雷達是自動駕駛的重要輔助傳感器。2019 年全球車載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超30 億美元,到2030 年將增長至61 億美元。
自動駕駛加速滲透,推動傳感器市場高速增長
傳感器是自動駕駛的關鍵,當前主流傳感器主要包括毫米波雷達、車載攝像頭以及超聲波雷達。2020 年國內L2 級別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已近15%。
車企相繼推出具備L3 功能的自動駕駛車型。隨著自動駕駛等級的提高,對傳感器的數量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2 級自動駕駛傳感器數量約為6 個,L3 約為13個,未來L5 要達到30 個以上,相應帶動汽車傳感器市場高速增長。2016 年,中國汽車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已達百億,預計到2025 年,市場規模將突破600 億元。
車載攝像頭發展較為成熟,是應用最廣泛的“汽車之眼”。車載攝像頭環境條件更為嚴苛,也相應具有更高的價值量。根據 ICVTank 預測,到2025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行業規模將達270億美元,中國車載攝像頭行業市場規模將達230 億元。
車載攝像頭鏡頭方面舜宇光學是全球龍頭,聯創電子也已開始為頭部企業供貨;CMOS 傳感器方面韋爾股份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未來有望繼續提高份額;模組與系統集成方面,海外企業占據主導,國內歐菲光、丘鈦科技、德賽西威、華域汽車、華陽集團等企業積極布局,未來有望憑借成本優勢占據更大份額。
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性價比高、可全天候工作的優點,是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從技術發展看,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77GHz 雷達將逐漸取代24GHz 雷達成為未來毫米波雷達市場的主流。市場規模方面,預計到2022 年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160億美元,其中短中距毫米波雷達約84 億美元,長距毫米波雷達76 億美元。
根據OFweek 預測,到2025 年中國的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將超過300 億元。目前博世、大陸等海外企業占據的毫米波雷達主要市場份額,國內企業近年來加速布局,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等企業已在24GHz 產品方面取得突破,77GHz 產品處于研發過程中,華陽集團也已有集成的毫米波雷達產品。
超聲波雷達是自動駕駛的重要輔助傳感器。超聲波雷達成本優勢明顯,主要用于倒車雷達以及自動泊車系統。2019 年全球車載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超30 億美元,到2030 年將增長至61 億美元。博世、法雷奧等海外企業占據超聲波雷達主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