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航天紅外遙感溫度量值溯源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成功服務于我國新一代風云氣象衛星。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完成的“國家濕度基標準測量能力和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國家微波功率基準的研制和應用”項目,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完成的“超靈敏度檢漏及校準技術研究”項目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〇三所完成“電磁兼容暗室反射特性時域校準技術”項目,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力值硬度標準裝置及量值傳遞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均為保障國家量傳溯源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氡及氡子體計量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突破了氡冷凝絕對測量等多個技術難題,為解決氡污染、保護大眾健康建立了關鍵計量基礎設施;“水質監測無機成分標準物質和量傳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解決了水質無機成分的量值傳遞和溯源問題。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完成的“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監測數據量值溯源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為我國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監測數據的量值準確與統一提供了技術支持。
4、服務國家重大工程
經濟效益明顯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等單位共同完成的“三軸向振動計量及原位校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解決了三維矢量振動的準確復現和測量問題,提升了我國相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經濟效益超過了2億元。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完成的“適應競爭性電力市場和雙向互動的電能計量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近三年累計經濟效益2.41億元。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完成的“天然氣關鍵組分計量溯源體系建立”項目,應用于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等單位,服務國家“一帶一路”。
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完成的“微波分布參數/射頻阻抗測試儀”項目,廣泛應用在電子、國防軍工等行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完成的“視頻電子參數計量方法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提升了國家視頻脈沖電子參數計量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完成的“壓力精準測量關鍵技術研究及智能化標準裝置的研制”項目,廣泛應用于油田油氣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科技要發展,計量須先行”。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的評選與推廣,必將對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福祉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獲獎項目
1、光頻梳絕對距離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吳冠豪、倪凱、周維虎、周倩、紀榮祎、周思宇、石俊凱、余浩洋、董登峰、曾理江
2、大長徑比復合納米探針可控制備及可溯源測量方法
西安交通大學
楊樹明、張國鋒、李少博、程碧瑤、王飛、王琛英、林啟敬、韓楓、李磊、李常勝
3、甚多軸高速超精密激光干涉測量技術與儀器
哈爾濱工業大學
胡鵬程、付海金、楊宏興、楊睿韜、邢旭、常笛
4、快速動態真空校準技術及應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習振華、成永軍、孫雯君、李剛、郭美如、張虎忠、董猛、丁棟、賈文杰、馮天佑
項目名稱、完成單位、完成人
1 國家濕度基標準測量能力和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三研究所、北京市國瑞智新技術有限公司、泰普聯合科技開發( 北京) 有限公司、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易洪、李占元、張學范、崔劍、許超、丁五行、任長青、楊菊
2 國家微波功率基準的研制和應用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
崔孝海、袁文澤、李勇、吳昭春、蔡小宏、丁晟、劉瀟蒙、梁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