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020年68家A股儀器儀表上市企業年報披露塵埃落定,來自江蘇、浙江、上海等長三角地區27家A股儀器儀表上市企業,其中浙江上市儀企17家,江蘇上市儀企8家,上海上市儀企2家,悉數交出年報“答卷”。
查閱并分析江浙滬等長三角地區這27家A股儀器儀表上市企業年報,可知2020年長三角上市儀企,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巨大沖擊,化危難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不少長三角上市儀企尤其是知名上市儀企實現了“既增收,又增利”的預定目標,呈現出“營收與利潤齊增”的“長儀”可喜局面。
2020年度,確乎長三角儀器儀表知名上市公司的流金歲月。
本文為儀器儀表上市企業的流金歲月特別策劃系列篇續篇之作:長三角儀企篇。
A股儀企市值前五強,長三角兩家儀企入列
截至2021年5月28日下午A股收盤,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的68家儀器儀表企業,市值前五強之中,有兩家為來自長三角的儀器儀表上市公司。
分別為寧波三星醫療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市值244.5億元,位居第三;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值116.7億元,位居第五。
綜觀上述位列A股市值前五強的長三角兩家上市儀器儀表公司2020年報,該兩家長三角儀企均呈現業務多元化特征。
前者涉及智能配用電、醫療服務等兩大板塊業務。后者涉及智能、節能、新能源等三大板塊業務。
以下著重分析儀商網讀者更為關注的,信息計測與電測儀器、環境監測分析儀器以及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細分領域長三角儀器儀表上市企業年報,江浙滬各選一家上市儀企加以分析。
聚光科技:凈利潤巨增11倍
該企業年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1億,同比增長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億,同比增長1128.8%。
從業務結構分析,環境監測系統、環境修復及運維、咨詢服務、工業過程分析系統、實驗室分析儀器、水利水務智能化系統等主營業務對該企業營收貢獻明顯,為其營業收入的關鍵來源。具體而言,其主營業務收入為39.9億,營收占比高達97.3%。
2020年,該公司面對新冠疫情對業務開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尤其是競爭對手的大量涌現競爭環境愈發激烈的外部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持續強化提升合同質量和營業收入質量、繼續強化應收賬款回款管理、嘗試銷售網格化營銷和供應商管理工作,大力優化產品成本控制,適度調整分配體系,著力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防范資金風險,實行保生存和防范重大風險的策略。
各事業部、子公司發揮產品豐富和專業服務的優勢,重點投入有重大發展機遇的產品、行業應用,持續做強做大高端分析儀器業務;各事業部、子公司加強業務協同。從而確保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取得增長,整體毛利率回升,經營性現金凈流量持續改善。
東華測試:凈利潤連續4年大增逾6成
該企業年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1億,同比增長1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35.7萬元,同比增長65.5%,凈利潤連續4年保持在65%以上的高速增長。毛利率為66.1%,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在68家A股儀器儀表上市企業中位居前列。
從業務結構分析,傳感器、測試儀器和控制分析軟件等三大類儀器儀表數據采集與測試分析業務對該企業營收貢獻顯著,為其營業收入的絕對來源。具體而言,儀器儀表數據采集與測試分析營業收入為2.1億,營收占比高達100%。
2020年度,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該公司積極統籌疫情防控與經營發展,穩步推進復工復產,緊密圍繞著年初制定的發展目標,有序開展各項經營工作。
緊抓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機遇,加強軍工項目建設,同時不斷拓展民用市場,推出基于PHM的設備智能維保管理平臺,提供專業定制化的設備智能維保管理及遠程看護服務,實現產品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變。
為應對綠色發展戰略,成功研發推出應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電化學測試分析系統,贏得市場認可。
步科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超5成
該企業年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34億元,同比增長25.7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17萬元,同比增長56.55%。
從業務結構分析,工業自動化設備控制核心部件與數字化工廠軟硬等兩大類業務對該企業營收貢獻重大,為其營業收入的重要來源,營收占比高達99.47%。
以智能制造為發展方向,打造自動化設備控制、數字化工廠與 SaaS 軟件構成的“三輪驅動”技術平臺,提供聚焦行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