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焦點新聞】市場電子通信時代,信息安全脆弱得像一層窗戶紙,基于計算復雜度的經典加密體系一次次被破解,絞盡腦汁的信息加密最終可能淪為形同虛設。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求助于保障信息安全的“終極武器”——量子通信。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第266期東方科技論壇上獲悉,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于明年6月前發射,這有望使中國先于歐美擁有量子通信覆蓋全球的能力。
量子通信作為后摩爾時代的新技術,有望在10至15年之后成為繼電子和光電子之后的新一代通信技術。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王建宇研究員介紹,作為中科院先導計劃中空間計劃的一部分,量子衛星需要在兩年的設計壽命中完成三大任務:衛星和地面絕對安全量子密鑰分發、驗證空間貝爾不等式和實現地面與衛星之間隱形傳態。
這些實驗將通過我國自主研發的星地量子通信設備完成,整個的量子通信過程就像是衛星產生光子并“發射光子”,與之對接的地面系統則負責“接收光子”。如果天地間的光子“接發球”順利完成,意味著以往局限于地球上的量子通信實驗場,將移師太空,在全球率先實現星地量子通信。
據預測,在首顆衛星發射成功后,我國還將發射多顆衛星,到2020年實現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屆時聯接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通信網也將建成。到2030年左右,則將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