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XX微”命名的公司儼然成了財富密碼,國科微(300672)、士蘭微(600460)、富瀚微(300613)都是二級市場的明星公司。
在半導體行業這波“自主可控”浪潮中,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燁映微)也將目光瞄向了創業板。
(圖片來源:科創長三角)
業績暴漲能否延續?
資料顯示,燁映微主營MEMS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傳感系統,可廣泛應用于醫療健康、安防監控、智能家居、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
市場對于燁映微最深刻的印象,必定少不了其在2020年實現的業績爆發。2018年至2020年,燁映微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79.02萬元、3244.95萬元、6.62億元;凈利潤分別是296.37萬元、844.36萬元、3.84億元,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整整44.52倍。
燁映微坦言,業績爆發主要是因疫情影響,市場對于測溫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公司應用于額溫槍、耳溫槍等疫情防控相關的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
受此影響,燁映微主要財務數據表現亮眼,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19年燁映微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9.75%、49.09%,在2020年則大幅躍升至70.33%,同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下降至僅有7.78%,而這一指標在2018年、2019年分別為59.60%和35.85%。
突如其來的市場需求讓燁映微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苗的推廣,以及紅外測溫傳感器競品的增多,燁映微業績增長的持續成為一個疑問。
根據QYResearch的數據,2020年至2022年全球紅外熱電堆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將從7.14億美元下降至5.32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為-13.68%,而同期全球用于醫療設備領域的該類傳感器出貨量會從2.18億只下降至1.50億只,復合增長率為-17.05%。未來兩年市場預期將整體縮水,燁映微也將面臨業績考驗。
銀柿財經記者注意到,招股書中燁映微亦強調了“業績下滑風險”,其表示,“因國內疫情整體趨于平穩,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勢頭已得到明顯遏制,同時更多的公司可能加入到紅外測溫傳感器的競爭行列,所以應用于疫情防控相關的傳感器銷量及價格可能下行,如公司不能及時、有效開拓新產品、新客戶,將存在業績下滑的風險。”
下游高度集中于醫療行業
燁映微產品主要應用的下游領域高度集中在醫療行業,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下游應用領域中醫療健康占燁映微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3.02%、81.66%、92.00%。不過,燁映微在工業控制、安防監控、智能家居等項目上,2020年收入有明顯增長,但由于醫療健康貢獻的收入規模較大,導致從收入結構上無法很好地展現出來。
不過雖然燁映微強調公司在智能家居、安防監控等領域已進入大華股份(002236)、云米、華盛昌(002980)等客戶的供應鏈體系,但銀柿財經記者查詢發現,招股書披露的已履行和正在履行的重要銷售合同總計3.24億元,其中銷售對象為醫療行業公司的合同金額共3.15億元,占比高達97.22%,并且目前一共有2份合同還在履行中,共計5472萬元,對象分別為江蘇魚躍醫療(002223)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樂普智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從重要的銷售合同來看,燁映微是否在其他應用領域實現大的突破還需要觀察。
高度集中于醫療行業的下游應用結構,使得燁映微的業績在2020年迎來爆發,但也可能面臨回落產生的更大的波動。
產品存“代差”,能否與外資分食?
據悉,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分為單點和陣列兩類產品,單點產品主要用于額溫槍、耳溫槍、工業測溫儀、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小型終端;陣列產品將單點單元進行陣列化排布,是對單點產品的迭代,所要求的技術水平更高,可檢測更廣區域內輻射紅外信號物體的信息,多用于安防監控、智能建筑、工業控制領域。
資料顯示,燁映微目前的陣列技術水平與德國海曼等頭部企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外資領先企業可以實現陣列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大規模生產,而燁映微還無法規?;a該類傳感器,招股書顯示公司的該類產品正處于出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