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這是貫徹落實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河南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的舉辦,有效搭建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的平臺,把傳感器科技和產業領域的創新資源引到河南,積極助力國家創新高地建設,推動我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其二,這是加快我省傳感器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大會的舉辦,河南省可以積極引進科技人才、科研成果和產業項目,推進協同研發機構建設,促進交流全球傳感器科技、產業和應用的最新成果,促進政、產、學、研、用、金、媒等環節的合作;將多層次、全方位深度聚焦全球傳感器發展,促進學術交流,加快我省傳感器產業邁向高端,助推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建設。
其三,這是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兩個途徑”一起抓、引進國內外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通過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搭建“世界傳感器大會”這一平臺,河南省把全國學會及所聯系的學科和產業領域人才、成果、項目、研發機構、技術標準等創新資源引進來,提升我省傳感器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擦亮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名片。
河南省傳感器產業規模已達300億元四舉措推動產業發展
“在今年世界傳感器大會期間,河南省將開展專題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產銷對接活動,推動智能傳感器先進技術、優秀產品在我省的應用示范,用河南的市場優勢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傳感器龍頭企業在河南布局、投資、發展。” 10月22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南省工信廳副廳長田海濤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將加快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我省智能傳感器高質量發展和廣泛應用。
據介紹,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河南省傳感器及關聯產業規模達300億元,營業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0家左右,產業發展總體呈現良好態勢。集聚態勢已經顯現,部分產品技術行業領先,相關創新平臺已經初步建立,不同傳感器和不同場景的應用也已初見成效。
田海濤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工信廳將從四個方面入手,加快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我省智能傳感器高質量發展和廣泛應用。
其一,在省級層面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我省先進制造業集群“雙長制”機制優勢,建立智能傳感器產業鏈“雙長制”長效工作機制,由省領導擔任鏈長,組建智能傳感器產業鏈工作專班和產業鏈聯盟工作專班,專人、專責研究推動傳感器產業發展,全省上下形成合力。
其二,構建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省智能傳感器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加快建設,支持龍頭企業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升核心芯片,特別是MEMS工藝芯片的自主研發、設計、制造能力,培育傳感器領域IDM(垂直整合)企業,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智能傳感器材料、裝備、設計、制造、封裝等細分領域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企業。
其三,構建專業人才體系,構建智能傳感器產業相適應的優秀專業人才隊伍體系。依托高校重點項目、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以及校企合作平臺等,引進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利用企業戰略合作、智能傳感器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等吸引產業專家匯聚;發揮高校主體作用,培養智能感知與系統等方向的高層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由高職、技工類院校輸出優秀產業工人。
其四,大力推動傳感器市場拓展。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工業大省,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傳感器產業在河南有著超大的市場空間。
據悉,河南省高度重視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對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建設寄予厚望,近年來已先后印發了《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河南省智能傳感器產業鏈現代化提升方案》,建立工作專班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鄭州高新區:聚焦三“端”打造生態,推進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
兩次舉辦世界傳感器大會給河南帶來了哪些好處,數字最有說服力。
10月22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現場,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德敏介紹,過去的兩屆世界傳感器大會已促成16個項目簽約,協議總金額200億元,中國電子、卡斯柯信號、紫光股份、鼎實醫療、深圳昊博等行業頭部企業不斷向鄭州集中。
王德敏介紹,目前鄭州高新區在智能傳感器及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已處于全國上游水平,涵蓋了環境、工業、農業、電力等諸多領域;已集聚傳感器相關企業3011家,現有高新技術企業中有500多家與傳感器產業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