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業角度看,目前國內包括西人馬、必創科技、柯力等公司都在布局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其中,西人馬擁有MEMS\ASIC\SoC及非硅基芯片的設計、制造、封測能力,能夠幫助客戶搭建具有監測與控制功能的AIoT系統,系統解決方案覆蓋電梯故障診斷、智慧電力、軌道交通、車路協同等領域;必創科技的主營業務之一包括MEMS壓力傳感器芯片及模組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落地汽車電子及消費類電子市場。
實際上,測度空間能夠與其他玩家形成差異化優勢,與公司團隊經驗和測試設備的稀缺性息息相關。
一方面,測度空間核心團隊同時具備了傳感器研發、數據分析、集成電路開發能力。CEO杜忠誠擁有傳感器設計應用領域超20年經驗,曾任日本SHION株式會社等公司技術產品總監,參與設計日本最早的動力電池安全評估防護系統,以及專用MEMS傳感器采集芯片設計。
此外,項目發起人、首席科學家鄧仰東為清華大學博導、副教授,博士畢業于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在工業人工智能、圖形處理器體系結構和并行計算等方面曾獲工信部5G示范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等多個國家級和國際合作項目的支持,率領團隊在Pascal VoC、COCO、CVPR WAD、CVPR 2020 ActivityNet等多項國際頂級AI競賽中連續獲得第一名。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MEMS封裝和生產的一致性,公司創始人擁有日本工作時期MEMS專用配套ATE測試機技術和自行設計升級能力,杜忠誠從日本回國時帶回了他在日本設計的一套MEMS專用的ATE設備,意味著公司擁有了MEMS自動化生產的校準能力和指標器件分篩優化能力,大大降低了MEMS的生產封測成本。
目前,測度空間的玻璃幕墻安全傳感器已率先在上海實現落地應用,今年訂單預計達4萬支,未來規模將超16.8億元;與安杰電梯聯合開發的電梯物理安全傳感器系統已進入產品試制階段,預計未來將覆蓋全國30%的電梯控制器市場;與上海某高端低壓電器制造商聯合研發的接觸器/斷路器物理安全傳感器已完成板級原型。(作者|韋世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