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機床強國,我們大部分人只知道德國和日本。但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隱形王者,那就是瑞士。作為德語系國家之一,瑞士人沿襲了德國人嚴謹認真的工匠精神,小到手表,大至機床,每個環節都細致入微,令人放心的高精度運轉。瑞士的國土面積只有重慶市的一半大,人口也只有850萬。但是機床出口額卻能排到世界前六,而且出口的基本還都是高端機床,價格還賊貴,從千萬到億級瑞士法郎銷售,大概是日本機床的 2.8 、美國機床的 3.2 倍。但是依然抵擋不住150多個國家用戶的喜愛。尤其是美國軍工非常依賴瑞士的高尖端機床。
瑞士機床公司規模通常都不大,一到三百人而已,每年產一兩百臺機床,但是無論規模多小,他們都把核心技術,尤其是針對行業特殊需求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個二、三十人的研發團隊往往要掌握從主軸、轉臺、自動化系統到機床等方面的設計與制造,關鍵是搞這么多,還能把機床做得像藝術品一樣,這是非常讓我吃驚和震撼的。
我自己花了一些時間統計出了十家企業,這10家是我認為最能代表瑞士機床實力的企業,大家一定要耐心看完,機械迷也可以大飽眼福,也有很多值得咱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廢話不多說,直入主題。
我認為排在第一位的非斯達拉格集團莫屬。斯達拉格是制造高尖端機床的全球技術領導者,產品涵蓋機械加工領域的銑削、車削、鏜削和磨削等各類加工中心,用于小型、中型,大型金屬和復合材料零件的加工。我個人總結斯達拉格機床的最大優點就是:高自動化,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
目前該集團旗下擁有bumotec(寶美) ,droop+rein(杜普萊恩) ,heckert(海科特),scharmann(沙爾曼)等十多個知名品牌。杜普萊恩,海科特和沙爾曼是德國知名品牌,被斯達拉格收購了。有了這三個高端品牌,對斯達拉格簡直是如虎添翼,尤其是在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領域,基本處于技術壟斷優勢,可加工航空發動機80%以上的部件,也可以加工從鋁合金到鈦合金等材料在內的所有航空結構件。比如說斯達拉格機床就給F35戰斗機生產75種不同的零部件,法國斯奈克瑪和賽峰集團也購買了斯達拉格的機床,用于制造航空發動機葉片和葉盤。
還有旗下的寶美品牌,專注于為小型精密復雜零件的加工提供解決方案,寶美屬于世界立式加工中心品牌第一梯隊。
排在第二位的是GF加工方案集團,GF是全球精密制造技術的領導者和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也是當今世界生產EDM電火花機床最強大的企業。 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放電加工、激光加工和增材制造技術,還有先進的銑削加工技術,在高速切削復雜曲面的單軸和多軸銑削機床中,具有別人無法比擬的專長。旗下擁有阿奇夏米爾(AgieCharmilles) ,米克朗(MIKRON Mill ),利吉特(Liechti)等知名品牌。
美國通用、普惠、法國賽峰、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日立等知名企業,都是利吉特Liechti葉片加工中心的老客戶,主要用于制造航發葉片和燃氣輪機葉片。大伙可能不知道GF還是高速加工中心的鼻祖。而利吉特的機床就可以減少加工時間,提高30%的生產效率。旗下的米克朗機床更不用多說,擁有先進的熱穩定性,可在長時間加工過程中確保可靠的高精度,尤其是主軸全方向防撞保護技術,可防止主軸發生碰撞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