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網湖南供電服務中心主導編制的《智能電能表運行校準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由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發布,將于2021年2月16日在全省實施。《規范》推動智能電能表管理模式從“到期輪換”向“失準更換”轉變,是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提質增效、節約資源、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
2019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電網公司共同推進電能表失準更換重要舉措,以更智能、更環保的“失準更換”代替傳統的“到期輪換”。失準更換是指通過信息化系統對電能表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對存在計量故障表計進行更換,不存在故障的繼續運行。《規范》明確電力公司使用電能表運行校準平臺對電能表開展校準,同時明確了校準的條件、校準項目、校準方法、結果處理等,使失準更換法制化、合理化。據統計,目前湖南公司在運行的低壓電能表數量為2800萬只,失準更換實施后,每年可減少換表70萬只,年均減少專項資金投資約1億元,同時大幅降低換表頻次,減少停電次數,進一步提升居民客戶用電體驗,也對更好促進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國網湖南供電服務中心將編制《智能電能表運行校準規范落地實施規則》,指導各地市供電公司規范電能表狀態更換的流程,切實有效推進電能表失準更換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