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還將積極落實集成電路企業“十免”“五免五減半”“二免三減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可在預繳申報第三季度或9月份企業所得稅時享受優惠;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
浙江:充分發揮標準引領和支撐作用
充分發揮標準引領和支撐作用,浙江從行業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入手,推動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鏈提升發展。1月7日,浙江省經信廳印發《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2年版)》,提出要在未來三年重點研制化合物半導體制造設施建設標準及能耗標準,規范存儲器芯片、微控制器、數模/模數轉換芯片和專用集成電路芯片領域的產品品類標準,制定各類集成電路設計規則和設計工具規范,以及后續生產制造、封裝測試、產品應用等全流程的標準。
湖北:優勢產業引領集成電路發展
湖北以光電子信息優勢產業為突破口,創新引領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發展。1月16日,《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發布,其中提出將推進集成電路等領域重點突破,帶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一代信息通信等相關領域發展。
該方案提出,湖北將以光電子信息優勢產業為突破口,依托武漢新芯、高德紅外、光迅科技等領先企業,以及江城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打造特色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方案還提出了產業規模壯大、創新引領突破、品牌能力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產業生態完善、產業融合發展六大行動,如圍繞集成電路、光通信等重點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加強標準和專利布局等。
四川:重點發展CP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及國產EDA工具
產業體系的現代化主要體現在創新性,集成電路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和基石,是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的代表性產業。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四川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要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關鍵基礎產業水平,重點發展CP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及國產EDA工具,支持能源電子、中低軌衛星等新業態產業。
重慶:為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注入“資金活水”
提振工業經濟,為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注入“資金活水”。在推動產業升級的道路上,重慶用“真金白銀”加以扶持。日前,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印發《重慶市加力振作工業經濟若干政策措施》,圍繞9個方面出臺了23條惠企政策措施,面向全市工業企業提出一攬子獎補激勵政策。
重慶市經信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周翼表示,政府對集成電路版塊的支持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個類型是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按照企業實際投資額度12%的比例來對企業給予支持,最高每個項目支持500萬元;第二個類型是集成電路制造封測類企業,按照企業貸款產生利息(根據人民銀行基準利率)50%的比例進行支持,每個企業累計支持額度不超過2000萬元;第三類是針對為集成電路提供裝備或原材料的企業,按照貸款額度利息的50%比例來支持,這部分支持額度是單個企業最高1000萬元。
天津: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
聚焦建設創新策源地,著力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在1月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天津市特別提到要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根據報告,天津西青區將加快天開高教科技園西拓展區、集成電路產業園、南站科技商務區規劃建設,提升特色產業聚集區發展水平。
深圳:支持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落地運營
聚焦產銷對接與高效交易,深圳將幫助企業開拓市場。1月12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實施階段性支持工業經濟運行措施的通知。根據通知,深圳將聚焦消費電子、面板、芯片制造等行業,一季度開展5場以上專項產銷對接活動。支持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落地運營,盡快擴大成交規模,形成高效交易行業樞紐,一季度交易額達到100億元予以500萬元獎勵。加快政府采購項目和政府投資的信息化項目實施進度,一季度完成全年采購額或合同額30%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1月16日,深圳寶安區也發布了《深圳市寶安區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據了解,這些措施包括提升制造、封測環節核心競爭力,推動設計環節關鍵技術突破,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完善產業空間保障體系,構建高質量人才保障體系五項重點內容。
記者觀察
春節前后,各地方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其中核心技術創新無疑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中小企業代表,納琳威納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秘唐璇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特別提到了創新的重要作用。唐璇表示,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在大環境趨勢下,唯有通過科技創新和加強自身研發技術儲備,企業才能提升市場競爭力,保證長久活力,不斷朝著創新、綠色、智能方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