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加大機器人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運動控制卡、運動控制器、精密減速器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
深入推進智能傳感、智能控制、信息處理等關鍵共性技術,積極布局機器視覺、智能夾爪、編碼器、智能機器人底盤等關鍵環節,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機器人產業深度融合。
2、加大智能機器人本體制造與系統集成。
依托行業龍頭重點開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機器人本體研發和制造。
工業機器人領域,大力支持協作機器人發展;服務機器人領域,大力支持以自動牽引車(AGV)、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為代表的智能移動機器人以及人形機器人發展;特種機器人領域,加大對救災、防疫抗疫、巡檢消防等機器人的支持,探索發展深海作業機器人。
3、強化智能機器人示范應用推廣。
深化工業機器人在檢測、裝配、重載搬運、切割焊接等領域的應用。
在家庭服務、教育娛樂、老年陪護、醫療康復等領域實施一批服務機器人應用試點示范項目。
支持在政務服務、智慧安防、防疫抗疫等領域率先開放應用場景。
支持企業參與世界機器人大會,加強品牌宣傳和應用推廣。
(十)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
發展規劃稱,要發揮南山良好的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集群基礎,加快突破芯片、算法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推進重點產品核心技術自主化進程,實現部分高端產品“國產化替代”,形成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細分領域特色品牌。
完善配套服務建設,著力將南山打造成為體系完整、優勢顯著、具有影響力的精密儀器設備研發創新引領區。
1、支持產品高端化發展。
支持重點企業加大核心算法、芯片、傳感器、減速器等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研發,為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集成電路設備、智能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升高端精密儀器設備自給率和自主化率。
加快光譜儀、色譜儀、質譜儀、掃描電鏡、體外診斷等科學分析儀器領域布局建設。
加快推動精密儀器設備向智能化、集成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
鼓勵龍頭企業通過海內外并購方式完成產業布局,掌握核心技術,提升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
2、強化產業支撐服務。
圍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需求,探索創建精密儀器制造業創新中心,高標準建設高端科學儀器研制中心等重大平臺項目。
積極發揮廣東省醫療監護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單分子檢測技術與儀器開發工程實驗室、南山區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和創新型企業集聚優勢,依托深圳高新區、科技生態園、南山智園,重點打造精密儀器設備研發創新集聚區。加強對產業復合型人才、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引培,加快精密儀器設備產業配套建設。
(十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發展規劃指出,要發揮南山在汽車電子、信息交互和基礎支撐等領域的優勢,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測試、生產、應用示范,加強激光雷達等核心技術攻關,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資源在南山集聚發展。
1、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能級。
依托南山在芯片設計和智能制造領域的優勢,加快突破車規級芯片、雷達等核心器件及控制系統研發制造。
聚焦激光雷達、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智能車載操作系統、車載計算平臺、線控制動與轉向、整車集成與應用、5G車聯網通信、數據信息安全、高精度定位與地圖、人機交互、核心算法、多接入邊緣計算、低速無人車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研發與應用。
依托重點企業強化在激光雷達、車聯網通信技術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強化南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能級。
2、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引進和設立國家級智能網聯交通測試和認證機構,聯合廣東省汽車智能網聯信息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5G傳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電動汽車動力平臺與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加快推進南方科技大學面向多專業協同的自動駕駛數據集與仿真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涉及“人、車、路、云”等各個環節的技術研發與檢測服務平臺體系。
3、積極開展智能網聯交通應用示范。
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項目,為產業發展提供自動駕駛仿真測試、V2X網聯化測試認證等服務。
在有條件的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商場、景區等部分區域,逐步開展智能自主泊車、低速接駁無人車、自動駕駛配送等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的示范應用。支持重點企業在末端運輸環節、物流接駁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十二)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