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規劃中強調,聚焦關鍵領域,著力促進醫療器械高端化發展。依托高端醫學影像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醫學超聲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創新載體,依托南山醫療器械產業園、南山區生命科技產業園等園區,促進醫療器械品牌化、高端化、集聚化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引領區。
1、重點發展診斷設備和治療設備等高端醫療器械領域。
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重點圍繞診斷設備和治療設備等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加強源頭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診斷設備領域,重點支持發展高端CT設備、PET-CT、PET-MRI、高端彩色多普勒超聲、高場強超導磁共振和專科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等高端醫學影像設備。
在治療設備領域,支持發展全降解冠脈支架、心室輔助裝置、心臟瓣膜等高端植介入產品,伽馬刀、除顫儀、ECMO、移動ICU救護車等高端治療設備,以及遠程醫療系統、健康管理軟件、可穿戴生理信息監測設備等移動醫療產品。
2、加快醫療器械公共平臺建設。
加快市市場監管局許可審查中心醫療器械審評認證部建設,提升醫療器械注冊技術審評和注冊核查服務質量,加速醫療器械審評審批。
加強檢驗檢測、高端影像學中試、分子診斷中試、生物柔性材料中試、醫療器械委托研發生產等服務平臺建設。
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吸引企業在南山智園(二期)、南山智城等園區集聚,壯大產業鏈上下游。
(十三)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發展規劃指出,要加速技術跨界融合,布局重大創新藥研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領航發展。充分挖掘中科院先進院、清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資源,依托諾貝爾科學家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建設集約高效產業園區,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化發展,加速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引領區。
1、完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
依托格拉布斯研究院、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等生物醫藥領域諾貝爾科學家實驗室,聚焦創新藥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
加強生物醫藥檢驗檢測及質量標準平臺、醫藥研發生產服務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深圳分中心建設,開放吸引優質團隊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著力解決生物醫藥的中試技術放大與技術工程化問題。
支持高新北生命健康產業園引進醫藥研發、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公共平臺,提升醫藥和精準醫療專業化服務能力。
2、促進數字技術與生物醫藥深度融合。
充分發揮生物醫藥產業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從研發、生產、流通、應用各環節促進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創新發展遠程醫療、數字生命等前沿交叉領域。
大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等機構前瞻性開展“5G+混合現實(MR)+增強現實(AR)”云平臺遠程會診、協同遠程手術等,實現實時遠程精準指導、精準診斷、精準治療。
(十四)海洋產業集群
發展規劃指出,堅持創新引領、海陸統籌,進一步增強海洋經濟綜合實力。聚焦海洋電子信息產業,新型智能海工裝備產業等領域,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依托蛇口國際海洋城,重點布局海洋金融、海洋文旅等海洋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
1、重點發展海洋電子信息產業。
依托南山區雄厚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以行業龍頭及高科技企業為核心,重點發展海洋電子信息產業。
重點攻關水聲組網通信、電磁感知等關鍵核心技術,支持發展艦船智能終端、海洋遙感與導航、船舶海洋工程電子設備及系統、基于5G及4K/8K技術的海洋專用通訊設備等智能化設備。
加快推進重點平臺和項目的落地建設,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
2、提升海洋工程裝備的產業創新水平和附加值。
依托龍頭企業重點發展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液化天然氣浮式生產儲卸裝置、海底金屬礦產勘探開發裝備等海洋資源開發裝備,深海物探船、載人深潛器、無人潛水器、海底作業機器人等深海探測裝備,以及大型LPG船、豪華郵輪游艇、超級節能環保船舶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
3、提升海洋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
加快蛇口國際海洋城規劃建設,大力發展濱海旅游、船舶融資租賃、船舶保險、海洋會展等產業,豐富海洋現代服務業發展業態,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產業中心。
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專業化、廣覆蓋、可持續的海洋金融服務體系。
(十五)未來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