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耳目與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作支撐,生態環保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態環保事業發展越快,越離不開牢固的監測基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一、有關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對抓緊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作出重要指示。國務院領導同志多次就建設大氣和水環境監測網絡、保證監測數據真實可靠等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狀況開展全天候監測,健全覆蓋所有資源環境要素的監測網絡體系”。
《環境保護法》要求“國家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統一規劃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統一發布國家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監測信息及其他重大環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