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 3D FABRI GEAR 400 III自動化管型材生產方式
在勞動力成本急速上升、勞動力缺口逐漸增大的今天,“招工難,用工荒”將成為一種常態,迫切需要企業進行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而提高生產方式的自動化程度,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MAZAK新的生產理念使加工工序集約化(圖5),將以往多工序的加工方式整合為一個加工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企業的人力成本。
圖5 新生產理念的應用對比
馬扎克公司緊跟市場需求,設計開發的緊湊型三維激光切割頭(圖6)具有全方位無死角加工、360°防撞及復位能力,尖端的設計幾乎可以完成任何復雜工件的加工,尤其擅長解決自動化生產線上對于坡口、榫卯等復雜組裝工藝要求管件的批量生產加工。圖7中所示坡口、榫卯結構的使用使得框架結構無需焊接即可組裝成形,并使后續焊接、組裝等工序更加省時省力。在滿足管材自身制造自動化的同時,也更容易使后道生產工序實現自動化。
該機床裝載了自動攻絲單元(圖8),從3D激光加工到自動攻絲加工都可以在一臺機器上一次性加工完成,使管型材加工工序高度集中,實現了管型材加工的自動化。該功能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還有效解決了以往鉆孔和攻絲工序流轉的場地占用問題。通過強大的數據庫及刀具壽命管理系統可以有效避免在組裝環節出現由人工攻絲造成漏攻和亂牙的不良情況,極大提高了自動化生產線的裝配精度與裝配速度。
機床獨具一格的結構設計,使MAZAK 3D FABRI GEAR III不僅擁有強大的管材、型材加工能力,更具有減少材料浪費和提高效率的無尾料加工模式。MAZAK首創的四卡盤設計結構(圖9),在實際生產中可以對應2~15m的管型材加工,并可將余料及廢料降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實現長管材的無尾料加工。
圖6 高精度的三維激光切割頭
圖7 坡口、榫卯結構的組裝工藝
圖8 自動攻絲單元的應用
圖9 四卡盤設計結構與兩卡盤的對比
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正在經歷技術升級、產業變革與制造升級,而激光加工制造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汽車制造的各個領域。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步入調整期,隨之而來的將是新一輪高速發展。這期間技術升級、智能制造成為產業發展路徑中的關鍵因素。
面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在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已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馬扎克公司提供的FG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在解決自動化生產線制造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并在縮短產品交貨周期、簡化后道工序、改善生產與裝配模式、提供復雜產品的生產解決方案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為客戶帶來更多競爭力的同時,也為新能源汽車生產供應鏈環節的技術升級之路提供優化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