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智能所先進感知與智能系統研究室在表面等離子共振光學檢測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光學領域著名期刊Optics Express(JCR, Q1)上(Vol.27 Issue.2)。
波長調制模式SPR傳感器的溫度效應
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由于其實時、無標記的優越檢測特性而廣泛應用于醫學、生物學等微觀檢測領域。棱鏡耦合式SPR具有結構簡單靈敏度高等優勢,被廣泛使用,但在現場檢測時,該系統檢測信號存在溫度漂移,通常的解決方案是增加參考通道,但是該方法無法測量不同溫度水平的生物學動力常數。
針對以上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一般性解決方案:分別建模分析了角度調試和波長調制模式下的溫度對其共振偏移的影響。由于色散效應,兩種調制模式下的影響即具有相同的趨勢,也有不同之處。基于交叉靈敏度矩陣思想,分別提出了雙波長檢測(Angular-interrogation)和雙角度檢測(wavelength-interrogation)方法,實現了折射率和溫度變化的同時測量。研究人員首次提出分區間線性修正提高精度的檢測思想,且進行了概念性驗證實驗。相比于構建新型微納檢測結構,該方法在工程領域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得到了審稿專家的充分肯定。
相關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資金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