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扎根廣州、布局全國的國有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廣電計量成立20年間,營收規模從不足300萬元增長至26.04億元,增長超過800倍,取得了引人矚目的進步。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呼喚,廣電計量如何推動自身“轉型升級”,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近日,廣州無線電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廣電計量董事長李瑜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剖析廣電計量的“二次創業”和自我革新之道,并分享介紹了企業在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構筑競爭優勢、提升業務利潤率等方面的戰略部署。
以下為報道全文:
營收20年激增800倍 “質量守門人”為何“二次創業”
從2002年時營收規模不足300萬元,至2022年已達到26.04億元,20年間營收增長超過800倍,作為一家扎根廣州、布局全國的國有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廣電計量取得的進步引人矚目。廣電計量所在的檢驗檢測產業,不僅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家產品質量安全、產業升級、公平貿易保障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而且對建設質量強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如何貢獻“質量守門人”的力量?為此,廣電計量新任掌門人李瑜接受了羊城晚報的獨家專訪。
李瑜,2019年10月至今,任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22年11月8日,無線電集團旗下廣電計量召開2022年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選舉李瑜為廣電計量新一任董事長,廣電計量平穩“換帥”。
廣州無線電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廣電計量董事長李瑜
營收從不足300萬元到26.04億元
羊城晚報:廣電計量作為行業內綜合服務能力領先的第三方機構,如何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并將如何圍繞這一重點布局今后的工作?
李瑜: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家經濟從規模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質量強國加速建設,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產品質量、健康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質量提升需求。
從行業層面來看,廣電計量所在的檢驗檢測行業,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產品質量提升、產業升級、貿易公平保障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從企業層面來看,廣電計量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持續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升級,集聚行業優秀人才,著力提升企業經營利潤,將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專業的技術服務支撐。以上都需要廣電計量圍繞“高質量發展”來全面部署落實目前的工作。
羊城晚報:廣電計量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這是基于什么樣的背景提出的?預期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李瑜:廣電計量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廣州無線電廠(廣州無線電集團前身)內部一個配套計量實驗室,通過不斷銳意改革創新,營業收入規模從2002年的不足300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26.04億元,從成立之初的9名正式員工發展到目前6000多名,成長為全國布局的國有第三方計量機構。
2022年成立20周年時,廣電計量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概念,著力推動企業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以前業務迅速擴張,每年保持營收30%-40%增長,現在則面臨著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如何構筑競爭優勢、如何提升業務利潤率的挑戰。
如何切入比現在更有價值或者利潤更高的產業賽道?為此,在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推進新技術、新動能上,廣電計量圍繞集成電路、新能源、無人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發力、整合資源,同時對標一流提升管理,把“二次創業”作為企業發展的新起點和新契機。
深耕優勢領域 切入新興領域
羊城晚報:長期以來,廣電計量一直秉承企業經營業務與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戰略保持協調一致的原則,目前業務的側重點和方向主要在哪些方面?
李瑜:業務的布局要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才更有生命力。在深耕特殊裝備、汽車、軌道交通、航空等優勢領域的同時,廣電計量積極切入新能源汽車、5G通信、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領域。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實現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現在新能源汽車包括鋰電池,也是中國出口占比較大的一塊。它也是廣州汽車產業鏈升級發展的新興發力點。廣電計量從業務、技術、資本等多個層面集中發力,為汽車產業加速升級提供助力。
在業務合作方面,廣電計量獲得近50家汽車主機廠的認可,是國內車廠認可最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之一,為汽車產業鏈客戶提供計量、檢測、科研、咨詢等“一站式”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