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智能汽車領域的圈地戰爭異常激烈,無人駕駛,就離不開無線連接技術。針對汽車無線連接技術的應用與測試,既有谷歌的自動駕駛原型車,又有特斯拉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蘋果也憑著車載系統Carplay擠進藍海。相比于巨頭的游戲,零部件制造,以及經濟車型方面,更值得關注的,可能是國內的汽車產業鏈。
2018年,先進汽車電子大行其道的背后,不可或缺的是汽車測試測量的保駕護航。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無處不見其身影,且其重要性也變得越來越高。
由于汽車電子領域的安全控制系統對汽車行車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安全控制系統領域的電子穩定控制系統、胎壓監測系統TPMS等高端配置有望成為乘用車標配。
而在高端配置向低端產品滲透的過程中,未來15年內整個行業將圍繞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進行構建,2018年無人駕駛汽車傳感器創新技術又有哪些展望?
如何打造先進的汽車電子產品,高可靠性、高性能電子元器件,測試測量的作用更為凸顯。
安全剛需引發高端配置向下滲透
根據國務院提出的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目標,在2030年,智能汽車,包括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和全自動駕駛市場,將達到75%的市場滲透率,而全球預計市場滲透預計為65%,2022年將達到1602億美元。
從用途來看,汽車電子可以分為四大類:動力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通訊娛樂系統與車身電子系統。其中,安全控制系統又分為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胎壓監測系統TPMS與安全氣囊Airbag正是對應這兩類的典型應用。安全控制系統要求必須實時和持續地存儲當前狀態信息進行實時監控、記錄、分析或處理,具備非易失性、高速寫入以及超高讀寫耐久性的FRAM存儲器很好的滿足了市場的嚴苛規范需求。
電子產品在汽車中的普及,導致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受到整車廠商的關注,更高性能的器件獲得青睞。
據介紹,此前因超高的存儲性能指標而在水電氣表、RFID、醫療電子等應用中走俏的FRAM,隨著指標進一步提升推出車規級產品后再次在汽車應用領域“攻城略地”大受歡迎,包括在TPMS輪胎、氣囊、信息娛樂系統、ADAS、電池管理系統(BMS)等全面獲得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