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企業中,歌爾股份是微麥克風領域的龍頭企業;蘇州固锝子公司的加速度傳感器銷量中國第一;而漢威電子的子公司煒盛科技正在開展MEMS研究創新,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公司MEMS氣體傳感器已在小批量進行試產,適用于各類氣體監測產品、智能穿戴設備等領域。
下游應用集中,三大領域占2/3
中國MEMS傳感器市場的起步和發展與中國3C產品(包括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及汽車電子產品保持快速增長、全球電子整機產業向中國轉移密切相關,而智能手機又是3C產品中MEMS傳感器應用最為集中的領域,因此中國MEMS傳感器的市場構成以汽車電子和智能手機相關傳感器為主。分行業來看,消費電子目前是中國MEMS傳感器最大的應用領域,其次是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三者合計占據總市場份額的75%以上。
未來幾年,伴隨著新產品和新應用在汽車電子、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3C產品和醫療電子中進一步滲透,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微機械陀螺和麥克風等4類重要傳感器之外,主要應用于醫療電子的生物微流控系統和應用于智能手機的微鏡陣列的市場份額也將進一步增加。
產業尋求突破,與發達國家差異明顯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的興起,推動傳感技術由單點突破向系統化、體系化的協同創新轉變,并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布局的戰略高地。盡管中國傳感器制造行業取得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從全球市場看,美國、日本、德國占據全球傳感器市場近七成份額,而中國僅占到10%左右。
目前,我國已有1700多家從事傳感器生產的企業。但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小型企業占比近70%,產品以低端為主,高端產品自給率不足,多為進口。傳感器的質量、價格、功能都是需要重點提高的方面。目前,我國傳感器產業面臨著以下問題。
未來我國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利好政策推動發展
近年來,政府出臺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制造2025》、《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等國家戰略,推動了物聯網及傳感器的發展,特別是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快速發展。
智能傳感器是方向
傳感器是用于采集各類信息并轉換為特定信號的器件,而智能傳感器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智能傳感器相對于傳統的傳感器具有很多優點,如通過軟件技術可實現高精度的信息采集;成本相對較低功能多樣化;同時具有一定的編程自動化能力。
物聯網新技術的發展,將整個世界帶入到物聯網時代,這是比信息時代更智能的新時代。在發展物聯網的過程中,智能傳感器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在物體進行信息交換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要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而傳感器是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智能傳感技術是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的先行技術,作為前端感知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智能傳感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智能傳感器作為廣泛地系統前端感知器件,既可以助推傳統產業的升級,如傳統工業的升級、傳統家電的智能化升級;又可以對創新應用進行推動,比如機器人、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無人機、智慧家庭、智慧醫療和養老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