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集成電路產業進口替代市場空間巨大
據報道,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2019世界制造業大會上,總投資約1500億元的長鑫存儲內存芯片(DRAM)自主制造項目宣布投產,其與國際主流DRAM產品同步的10nm級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就在9月2日,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宣布已開始量產基于Xtacking架構的中國首款64層3D NAND閃存,以滿足固態硬盤、嵌入式存儲等主流市場應用需求。
DRAM即動態隨機存儲芯片,是一種主存儲器(內存)。作為常見的系統內存,DRAM具有高容量、大帶寬、低功耗、短延時、低成本等特點,廣泛用于PC、手機、服務器等領域,是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占比最大的單一芯片品類。而外儲存器NAND Flash主要用于代碼存儲和數據存儲等,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移動通信、網絡通信、個人電腦、服務器等領域。
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的投產意義重大,有望打破存儲器市場被海外廠商壟斷的格局。DRAM exchange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DRAM市場中,三星、SK海力士、美光市占率分別達到44%、29%、22%,三家公司合計全球市占率達95%;盡管全球NAND存儲市場集中度低于DRAM市場,但仍然被龍頭企業掌控。三星、東芝、美光、西部數據、SK海力士、英特爾的市占率分別為35%、19%、13%、15%、10%和7%,六家公司合計全球市占率達99%。
川財證券指出,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產品分類中,存儲器仍然是第一大進口產品,占比為36%。當前我國集成電路市場仍然以進口為主,國產化率較低,尤其是DRAM、NAND存儲器及電腦、服務器CPU等方面國產化率幾乎為零。
隨著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我國在集成電路高端領域將有顯著提升,未來集成電路產業進口替代市場空間巨大。國盛證券表示,數據爆炸增長是存儲器產業成長的核心抓手,而數據增長來源是設備連接數以及設備產生數的增長。這將帶動數據處理能力——對應的DRAM需求,數據存儲量則對應NAND Flash的需求。
過去五年,設備連接數增長主要來自于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設備。下一階段物聯網設備、汽車將是設備連接數的核心驅動。根據IC Insight的預測,2018年-2023年復合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仍然是存儲芯片,增速達到7.8%,比半導體整體市場高出1個百分點。
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專家表示,全球最大的市場需求是我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優勢。隨著5G、物聯網、AI、云計算等新技術對制造業的賦能,我國存儲器芯片產業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集成電路4176億個,同比增長10.8%。2014年到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年進口額分別為2176億美元、2299億美元、2270億美元及2601億美元。2018年進口額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實際為3120.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占我國進口總額的14%左右。
2009-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金額統計情況
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市場增速領跑全球市場。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分別達到5411.3億元、6532億元和304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8%、20.7%和11.8%。
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4122億美元,增速為21.6%;2018年下半年,受存儲器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3.7%至4687.78億美元。根據SIA公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累計為2037億美元,比2018年同期銷售額下降了14.5%。
2014-2019年H1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2014-2019年H1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一位資深集成電路分析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中國半導體市場將維持高增長態勢,快于全球市場。這個行業(主要是設計領域)向中國市場轉移明顯。國內下游終端市場需求好,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安防等?!?